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的建立与临床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的建立与临床实践

朴美花崔惠静

朴美花崔惠静

(延边第二人民医院ICU科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目的: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提高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方法:首先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然后建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制度,明确小组工作目标和职责,规范中心静脉换药程序,进行系统培训,落实临床实施要求,最后评价效果评估。结果:加强了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管理,提高了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换药的护理质量,同时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中心静脉换药小组的有效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小组成员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深静脉换药小组;建立;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289-02

血管内置管是ICU不可缺少的临床工具,包括外周静脉内置导管、动脉内导管及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这些血管内置管在临床上提供着不同的功能,如输液、输血、营养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1]。但血管内置管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血管受损、血栓形成及感染等,其中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问题很严重,占所有血管内置管相关性感染的90%[2]。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成效,包括住院时间增多、病死率增加及增加医疗成本[3]。而患者能否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顺利完成化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避免导管堵塞或脱出、穿刺点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规范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4-5]。受过专门培养的护士护理的中心静脉导管和PICC的相关性感染率下降[6-7]。

为保证患者治疗与护理安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我科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现将小组的工作实践和效果介绍如下:

1.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

明确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成立的目的及必要性,由护士长制定小组成员标准;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具有1年以上ICU护理工作经验,要求热爱ICU护理工作,责任心强、有慎独精神,接受新技术、新业务能力强的护士。

小组由5人组成,均由年轻护士组成,其中一名具有危重症专科护士证书,并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方能承担换药工作。

2.制定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工作制度

参照《卫生部静脉输液行业标准2013版》的中心静脉维护指南,并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制定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制度和标准换药流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每日评估单和中心静脉导管换药checklist。

3.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工作目标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掌握这样一个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的操作是保证安全的基础。”护士需要慎独、细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率。

4.实施方法

4.1小组成员的培训

由组长制定工作计划,安排组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方式有理论授课、技能培训、现场指导等、并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相关的讨论及问题解惑。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等方式了解培训效果。

4.2开展小组活动

每月第一周的周四为小组例会日,时间1小时左右,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加,并做好会议记录。会议内容包括:进行经验交流、相关知识培训及规范各项流程、质量安全管理、异常情况的处理,疑难问题的解决等。小组成员总结近期工作的心得体会,改进不足,并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

5.护理小组的作用

5.1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更加专业、规范,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操作,但部分护士风险意识比较差,认为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消毒,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认识较差。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护小组活动,建立了切实可行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制度,规范了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流程,使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更加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

5.2提高了小组成员的整体素质

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成员通过反复地学习与交流,提高了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并丰富了临床护理经验。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更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业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小组成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5.3提升了小组成员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中心静脉换药小组成员均是年轻的护士,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成功的管理经验得到了护士长、护理组长及患者的认可,提升了小组成员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需临床护理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8]。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的建立和临床实践,修订了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制度,规范了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流程,同时通过理论培训和技能指导,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熟练的中心静脉导管换药专业团队,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感染率。

【参考文献】

[1]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44):889.

[2]MermalLA.PreventionofIntravascularcatheterrelatedinfections[J].AnnInternMed,2000,132(5):391-402.

[3]SoufirL,TimsitJF,MaheC,etal.Attributablymorbidityandmortalityofcatheter

-relatedsepticemiaincriticallyillpatients:amatched,risk-adjusted,cohortstudy

[J].InfectContrHospitEpidemiol,1999,20(6):396-401.

[4]李俊英,余春华,付岚等.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1-3.

[5]袁玲,傅容,李蓉梅等.PICC置管患者穿刺部位感染状况及护士专业培训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25(23):72.

[6]杜斌,陈德昌,刘大为等.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398-340.

[7]程乐梅.加强护理培训对降低肿瘤病人PICC导管长期留置相关性感染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65-67.

[8]花蕾,李淑迦,徐艳等.静脉治疗小组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