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韦玲

韦玲(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茂名52530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习其他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先导课程,更是中职学校各个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于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出现低效、无效现象,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探讨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中职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了解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要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对待这门课的态度上,许多学生表示出兴趣不大,且部分学生对学不学习这门课表示出无所谓和没用的态度。

2.学习积极性较低,自学及动手能力低下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差,自制力弱,整体素质水平较低,中职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大多数学生都随波逐流,把大量的自习时间都用在玩手机、看小说、聊天等等当中。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把时间用来玩手机、打游戏、睡觉等。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用性不强,这不仅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4.教学组织不当,教学管理松散

在教学管理上,许多教师只管教学,而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不闻不问。中职生正处于一个叛逆爱玩的年龄阶段,自制力极差,如果课堂上对学生放任自流、不加管束,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加强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策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学生进步就越快,学生的受益也就越多。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好备课环节

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备课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要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满意,就必须做好备课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技能课,在备课过程中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中的有关规律为切入点,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做好各课工作。

(1)重视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体现信息生活化。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往往会对新的一堂课充满期待和向往,所以课堂一开始的3~5分钟是整堂课的重要时机。老师要善于把握好这几分钟时间,吸引住学生的心,也就是课堂的导入要尽可能做到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要让课堂生动有效,必须发挥教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与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让学生既能觉得例子很熟悉,提高学习的兴趣,又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整合学科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种类很多,但其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如果照本宣科,由于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的差异,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根本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也就毫无效率。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这是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但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渗入整合意识,积极营造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氛围,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从单纯的技术教材出发去分析教材,而应注重从学生所学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角度去分析教材。例如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中的动画与物理运动结合起来,将图片与文字的混合排版与课本的排版结合起来,将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和数学中的公式、化学中的化学式结合起来进行形象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从而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2.多种手段,巩固知识,做好课堂实施环节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素质,其效果主要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程度非常低,即使教师教授得再好,学生也吸收不了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去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做课堂教学的主人。

(2)巧用错例资源,多提问,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因其技能性比较强,因此大部分课都在机房完成。机房环境不同于教室,因其每人一台电脑,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是面对电脑,眼神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提问或者是提问环节特别少,不仅学生情绪容易疲劳、懒于思考,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这样,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紧迫感,对所学知识只会被动地接受,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且容易产生少部分学生课堂上睡觉的习惯。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提问,巧用错例资源,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在思想上就会有紧迫感,上课睡觉的习惯也会逐渐消除,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不断地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经过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任何知识的学习离开了实际就会很空泛、很乏味。因此,课程教学需要以丰富而又真实、贴近学生生活需要的案例作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技能。

例如,在讲解Word时,可先给出个综合案例,使用案例“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在这个案例中包含了Word中的新建、编辑、格式设置、图文混排、表格制作等所有内容,让学生先整体对这些知识点有个了解,再在每节课中选择一个子案例,依次讲解各个知识点及其重点操作步骤。在讲解Excel时,采用案例“班级成绩表”,就可将Excel中文件的建立、编辑、格式设置、函数计算、图表生成等所有内容均涉及到,然后每节课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子案例,依次讲解各个知识点和操作,最终完成Excel这部分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单一的教学方式极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甚至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方法,那么学生就会疲劳,因此,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少讲多练,重视在实验练习中提高技能

在课堂中,要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贯穿“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反而听得越糊涂,洋洋洒洒地讲解一堂课的内容,不如学生自己实际操作10分钟的效果强。因此针对操作内容较多的课程,要注重少讲多练。比如:导入3分钟,新授10分钟左右,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25分钟左右,最后5分钟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达到熟练、提高、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旧的技术很快被淘汰,很快也会有新的技术产生。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计算机教育,就必须走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多样,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任务和内容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做好课堂小结和评价环节,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柳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

[2]吴文利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