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1

浅论“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张涛

——以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教学为例

张涛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572600

摘要:本文选用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教学过程为例,从历史解释素养在课本中的体现、历史解释素养对教学的要求及如何培养历史解释素养三个方面来阐述,希望能在历史解释素养方面给大家一些启迪。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历史解释培养

随着教学理念和方式的不断转变,历史核心素养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形成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主要方面。其中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解释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不仅涉及到对史料的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历史解释素养在教材中的体现

历史解释素养在课本中经常体现的形式是史料结合,深入理解分析历史现象、评析历史问题。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历史解释的影子。如以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为例,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了历史解释素养。

1.导言部分探究问题的展示。在课本中通过“春秋战国各国变法的概况如何?”“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等引入本课,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解释这几个问题:商鞅变法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该怎么去分析商鞅变法,同时课本还展示了多元化角度地去看待问题。

2.课本中图片的展示。在课本中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需要我们解释,农具的发展它对整个时代的经济价值,进而对变法的巨大推动力。两个历史人物孔子和老子,我们不仅要解释孔子老子生活的背景,还要深入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各家学说、人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资料回放和学思之窗的展示。通过一些史书记载转换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去解释商鞅变法与其他各国变法的比较,为什么商鞅变法能在秦国取得巨大成功,在对秦国形成的同时对整个战国时代所产生的喷射力?

4.在学习延伸部分的展示。通过探究提出问题,比如“商鞅变法能够成果的原因”这一问题,展示不同的材料,树立几种不同的观点,让我们进行比较,结合古史记载,解释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的现实意义,上升的家国情怀的高度。

二、历史解释对教学的要求

1.引导学生区分史实与解释。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对教材的史料和基础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仅教会学生史料的观点和我们现在唯物史观的观点的区别,我们要站在特定历史时代用唯物史观去理解当时的措施和方法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2.培养学生客观的论述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有历史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评析历史现象,让学生自己掌握历史解释的能力,这也是历史核心素养对现在教学的要求。

3.重视“透过现象看规律”的能力培养。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向、横向整理变法的共性的规律,从而解释一些类似的变法事件。

4.教会学生由整体、客观、辩证法和与时俱进的视野去分析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重视古为今用,以史为鉴,不能把历史只局限于过去,让学生从历史解释中去分析当下我们面临的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用历史来推动时代完善发展。历史解释的渗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树立的,不能让学生用“狭隘”的史实和结论来学习,要在学习中不断地让学生参与历史解释,形成全面、客观的观点,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三、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途径

1.展示具有对比性的史料,提供多角度的历史观点。让学生拓展视野,分析、理解不同的历史解释。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找出每段材料的观点,理解分析看待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2.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及对待商鞅变法这个事件。我们如何站在社会转型,历史潮流的角度去分析,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改革是否推动生产力,是否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分析材料不断地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解释中来。

3.重视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学史的目的在于指导现实生活,在分析观点之后,商鞅变法推动社会转型,顺应时代发展,在当今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如何看到改革开放的对推动社会生产这一根本性的动力的影响。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解释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显著的,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得到很大体现这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要只关注于零散的知识点,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理解,在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把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学史致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研究理论,1996,(2)。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