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教育与分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教育与分层教学

朱广芳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分层教学

学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处的人文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存在着差异性。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大面积学生提不高,后进生跟不上的局面,长此下去,势必造成两极分化,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悖。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恰如其分的教学和指导,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尝试在班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试图在因材施教与集体教学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为生命发展而奠基。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既要抓住中学教育发展的机遇,又要面对中学学生数学基础差,差异性显著及生源复杂的现实,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期使数学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一方面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今后能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数学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在数学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评价等,这种教学方式既照顾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又可以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适合不同层次的中学学生。因此,它是符合中学学情的最佳教学方式。

一、学生分层,尊重差异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身上不但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因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人文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表现出个性的差异。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们根本不屑于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适当点拨或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也能顺利掌握新知识;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学困生"。

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并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将班中的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老师心中有数,而且有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助长"优等生"的傲气、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增加"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教学分层,利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分层,就是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人人都出成绩,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关键是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1、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固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共同性",更要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目标,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2、分组分层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动机、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起着重大影响作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重视学生认知领域的目标达成,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必然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编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单一组或混合组。单一组就是同一层次的编在同组内,把C层学生组合为"直接辅导小组",把B层学生组合为"间接引导、互相学习小组"、把A层学生组合为"自主学习小组"。混合组就是把各层次学生编在同一组内,利用差异,展开帮教活动。这两种分组形式是我在分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我觉得两者没有优劣之分,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便可达到理想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班里每位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方面以及学生的意志力和性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以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性格等为依据,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为优等生。为了体现教育平等性,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造成差异歧视,以上分层依据及分层结果任课老师心中有数,不向学生公布,即使学生出现对号入座的情况,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实现"跃层"。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确定与各层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它包含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考虑到目前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C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适用于A、B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认真听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基本目标选择性目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能达到的标准。

总之,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减轻学生负担,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地引导、鼓励、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培养出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会开拓的跨世纪人才。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猴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