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赵正成

赵正成甘肃省瓜州县第三中学736100

课堂教学既是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认知与情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中应适时抓住时机,精心创设课堂教学高潮,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落实。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悬念——让学生在期待中积极参与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预知后事的迫切要求。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提出问题:为了估测一条东西流向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一棵树(B点)为目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A点)插一小旗做标志,沿南偏东方向走一段距离到点C时,测得∠ACB为30°,这时,测得AC的长度就可知河流宽度(如图1)。

师:你能说出估测河流宽度的依据是什么吗?

问题提出后,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定式思维,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们很想知道这样估测河流宽度的根据是什么,引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学生思考,教师在巡视中提示:你量一量∠ACB和∠ABC的度数,量一量AB和AC的长度。)

生A:老师,我发现了!∠ACB=∠ABC,AB=AC。

师:大家也认为是这样的吗?

生(合):是这样的。

师:事实是这样的,但是,你们能否从理论上证明它吗?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测量河宽的问题情境,并提出:“你能说出估测河流宽度的依据是什么吗?”引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学生探究寻找河流宽度依据的过程就是寻找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量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相等,两个角的对边也相等。这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

二、引启讨论——让学生在思辨中积极参与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概念后,多媒体显示:如果说大象和蚂蚁的体重相同,你会相信吗?不妨设大象的体重为x,蚂蚁的体重为y,它们体重之和为2S。

那么x+y=2s,x-2s=-y……①,x=2s-y……②,

①×②得:x2-2xs=y2-2sy,两边同时加上s2得:x2-2xs+s2=y2-2sy+s2,即:(x-s)2=(y-s)2。两边同时开平方得:x-s=y-s,∴x=y。

这岂不是说明大象和蚂蚁的体重一样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

通过讨论,学生真正明白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同时在此过程中,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得以激发,他们纷纷抢着发言,互相补充。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得到了发挥,同时也克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品质,在讨论中把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引向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主动的,情绪始终处于非常活跃中,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三、组织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有效参与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出示如下计算题:

1.(1+2x)(1-2x);2.(2s+3)(2a-3);3.(100+1)(100-1);4.(5y-2)(5y+2)。

师:这4道题大家会不会做?

生(合):会!

师:好,现在我和你们同时做,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准,开始。

(老师在讲台上做题,学生独立做题,不到1分钟的时间我告诉学生,这4题我已经做好了,学生发出惊叹声。)

师:我已经第一了,看谁能第二。(大约过了3分钟,一个学生举手,又过了1分钟左右,学生基本上完成了4题,然后我显示答案,让同学们比较。)

师:我与你们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方法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我做得那么快呢?

生A:你的做法和我们的肯定不一样!

师:对啊,我不是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做的,而是用平方差公式做的。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呢?大家从这4个题中自己找一找,看看存在什么规律,当你们找到规律时,平方差公式就找到了。……

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主学习的过程,达到了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

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要实现三个维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三个维度的全面落实。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经验水平出发,提供密切相关的素材,提出适当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新知识或问题的目标靠拢,达到教学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