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淋巴细胞的检验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异型淋巴细胞的检验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王丽伟1孙美荣1李达2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童与青少年高发的一种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虽为良性自限性疾病,但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疾病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生命的意义重大。因疾病导致的患儿临床表现不一,故实验室检查是疾病确诊的重要方法及依据。

关键词:异型淋巴细胞;检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致病菌为EB病毒,患病后因为身体多处组织器官受到损伤,故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疾病困难较大。因为患病后机体异型淋巴细胞出现明显改变,对其进行监测可有效进行疾病诊断。但是因为临床并不能完全检测出异型淋巴细胞,从而导致临床诊断疾病出现困难[1]。现对异型淋巴细胞相关知识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检出率:

1异型淋巴细胞的产生及特点

当机体被EB病毒入侵后,开始复制感染瓦尔代尔扁桃体的B淋巴细胞,其他B淋巴细胞经病毒血症或被感染的B淋巴细胞相继发生感染,B淋巴细胞因病毒复制而发生死亡,细胞释放抗原后导致特殊的免疫反应被激活。在患病早期,B淋巴细胞被感染后变为病毒的基因携带细胞,该类细胞内含膜抗原,T杀伤细胞在对其进行识别后发生增殖,此时可检测到机体血液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实际就是发生增殖的T杀伤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形态特征为胞体较大,胞浆的嗜碱性较强,对其进行胸腺嘧啶标记检测可见细胞S期大量核糖体及扩张的内质出现在胞浆内。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几乎不存在异型淋巴细胞,当机体出现各种病变时,其比例显著升高,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其升高幅度在10%-20%以上[2]。

2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及分类

异型淋巴细胞是正常淋巴细胞在受到感染,刺激等因素后发生了形态或功能上的改变。临床将其分为3种类型,?型(浆细胞型或泡沫型):外观呈肾型、分叶型或椭圆形,胞体中等大小,胞核偏向一侧,染色质呈网状或粗糙颗粒状,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强嗜碱性,内呈泡沫状或大小不等的空泡,无或仅有少量嗜苯胺蓝颗粒[3]。Ⅱ型(单核细胞样型或不规则型):外观不规则,存在花过状伪足,胞体较大,染色质呈蓝灰色,有透明感,边缘较深着色,基本无空泡,仅有少量嗜天青颗粒。Ш型(幼稚型或幼稚淋巴样型):较大胞体,染色质呈细网状,深蓝色,存在少量空泡,无颗粒,存在1-2个核仁。而《血液病形态诊断学》将异型淋巴细胞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型:单核细胞型,Ⅱ型:浆细胞型,Ш型:幼稚型,Ⅳ型:原始型,V型:除上述4种类型外的其他类型[4]。

3异型淋巴细胞检验与报告

异型淋巴细胞不同类型之间虽然形态差距较大,但其均与正常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存在显著差异,故镜检对于疾病诊断的意义较大。检验时,对普通血片染色后,保证油镜视野下存在100-200个白细胞,对其中异型淋巴细胞的个数进行计数并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检查时应注意,临床实际工作中多为血常规与异型淋巴细胞同时检查,做完血常规后再行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该检查方法下,异型淋巴细胞与白细胞之和在百分之百以上,所计算出的比例不准确,正确的计算方法为将报告中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去异型淋巴细胞后再计算淋巴细胞百分比。正常情况下,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0%-4%,如其在血常规或涂片法检查中检出率在4%以上,则检测结果判定阳性,两组检查方法均为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金标准”。

4异型淋巴细胞检验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的作用

临床一直以来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为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在10%以上。近年来,因为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率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我国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在于:(1)具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2)血象检查中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较高,嗜异型凝集试验检查时虽然结果为阴性,但患者也可能存在病变,EB病毒抗体测定准确率高,但操作复杂,实际难以完成。

患病早期机体内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异型淋巴细胞,一周后含量可上升至10%,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此时应多次进行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常规的检查。患儿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6%以上时,应结合其临床表现行EB病毒抗体检测或嗜异性凝集试验,以有效进行疾病确诊。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为符合临床实际,有效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应将10%的确诊比例降低至6%-8%。

5小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可在1-2周内恢复正常,患者预后较好,如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易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腮腺等多种并发症,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患者出现下列症状后应考虑发生该疾病的可能,持续1-2周的中度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症状,皮肤黏膜出现皮疹。异型淋巴细胞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意义十分重大,临床需对此高度重视,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保证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伟宏.探究异型淋巴细胞的检验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1808-1808.

[2]郭振宇,余婷婷.异型淋巴细胞的检验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248-249.

[3]张玉枝,张金彪.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5):788-789.

[4]苏丽,张亚宾,李胜伟等.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对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4):3041-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