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审美之效,塑健康人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寓审美之效,塑健康人格

盛红星

盛红星甘肃省高台县合黎初中734300

据调查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人格表现出很多让人担忧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基础道德水准不高,缺乏现代文明意识,缺乏远大而正确的人生目标,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以自我为中心,去判定人的行为,盲目服从,缺少自信,责任感差,逆反心理强烈等。人格缺陷存在已成为当前我国青少年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课堂教学是完善学生人格的主渠道,而语文教学在完善学生人格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为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更应该利用其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健康人格,使其能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所处的环境之间形成一种更和谐的关系。

一、教师以健康的人格,潜移默化学生的健康人格。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语文教师的人格是完成语文教学的基石。教师要力求使自己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高尚灵魂的塑造者。“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使自身人格日臻完善。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的,温厚而严格的,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该真诚地对待他(她)”。这是千真万确的。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完善自身的人格,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的评价蕴涵了自己的人格因素,一个有健康人格的教师,其对事件的评价不会大失公允,时间久了就会感染学生,使其人格默默地得以完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麦琪的礼物》里夫妻间牺牲自己最爱以成就对方最爱的纯洁真情;《艺术品》中众人的世俗眼光及虚伪的行径,低级庸俗趣味;《百合花》中如清香美丽的百合花般的心灵;《岳阳楼记》中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了”的抱负,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三、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健康人格。

中学期间,学生正处于动荡型向稳定型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品德发展中具有自律性和理念性的特点。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功能、移情功能和导向功能,使学生在情感、意志、认知、性格、品德和审美情趣、价值判断等方面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因此,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必须按照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强调在教学中渗透、熏陶和诱发。保护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的大胆探索提供安全系数。老师不搞一言堂,正确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错误,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打破常规,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敢于发表新思想、新观点。例如,分析《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围绕“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一般都认为是项链败坏了她,此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项链成全了玛蒂尔德,你认为有没有道理?经过思考讨论,有的小组得出这样一个看法:玛蒂尔德经受了十年的艰辛,她的外貌确实不再美丽了,但与此同时,她的心理却经历了从贪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现状到善良质朴、坚韧刚强、忍耐吃苦的变化,她仍然美丽,这是性格的美,是成全了她。听完之后,我让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因为他们已在民主的氛围中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想别人所不敢想了。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维护每个学生的尊严,不能因学生偶有过失,便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地随意批评、挖苦,使学生觉得个人尊严尽失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致教育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师应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奋朴实、宽宏大度、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清正廉明等道德品质为内容的人格塑造。诚然,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又不是老师强加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而是老师切合学生实际和根据教材内容自然而然地把人格的塑造渗透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

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

一般说来,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断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人格标准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作文,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所写中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

当然,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育人作用,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学习习惯,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