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刘利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1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刘利明

刘利明

刘利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第一中学251700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其核心就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数学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

首先,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要注意设计集体讨论、互查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的功用之一就是为生活生产服务,脱离了生活的数学将是无本之木。在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就要发挥引导功能,让学生找到与该数学问题紧密相关的生活素材,搞好“数学建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到高精尖技术,小到百姓居家过日子,数学问题无孔不入,关键是要找好、找准,给人以自然的感觉。如:讲授“概率”时,课本上设置的“摸红白球问题”学生感觉生活中不常见,能否改成“扑克牌问题”呢?准备一副扑克牌,3人一组每人起到的花色、点数有什么规律呢?一副扑克牌有两个“王”,某一个人发到一对王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三个人起牌,绝对有一个人能起到至少两个2、两个3、两个4……。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三、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首先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其次应注意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通过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四、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中开放题是相对于常规题(封闭题)而言,其特点是条件不充分或答案不确定。开放题与封闭题并重而非互相排斥,教学中应重视开放题的作用,要充分利用一式多变、一境多问、一题多解等方式,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增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形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如:我在讲“角平分线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AAS”,接着对下列图形进行分析,“如果∠1=∠2,CA⊥OM,CB⊥ON,问CA与CB相等吗?”很快学生借助“AAS”证出△OAC≌△OBC,从而得出CA=CB,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老师强调今后此结论不再需要证明直接应用。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注重知识的迁移及触类旁通,经过学生探索结论的由来、思考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后,老师针对刚才的图形抛砖引玉,“同学们继续观察图上除CA=CB外,还有哪些线段相等呢?”此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而且学生创造力火花也由此迸发。有的学生说“∵△OAC≌△OBC,∴OA=OB。”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用今天刚学内容‘角平分线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1=∠2,CA⊥OM,CB⊥ON,∴∠3=∠4,OA⊥CA,OB⊥CB,∴OA=OB”。

五、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师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