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艺术多方位的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彝族艺术多方位的表达

周晓俊

——彝族舞蹈“擦大钹”文化内涵

周晓俊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擦大钹”是一种民间舞蹈,其组合元素比较多,不仅包含了舞蹈和杂耍,还包括了武术和打击乐演奏,在民间颇受欢迎,在超度亡灵、建房乔迁、二月八“姑娘节”等民俗场合必不可少的传统舞蹈,它是植根于当地彝族文化土壤上的艺术奇葩。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考察:“擦大钹”舞蹈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彝族艺术擦大钹内涵

一、前言

“擦大钹”绝不仅仅是活跃于舞台上的纯舞蹈,它更以立体的、活的形态存在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擦大钹”从它存活的生活环境中抽离出来,从纯艺术的角度加以审视,我们就难以深入地认识和揭示“擦大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所在。其文化内涵需要从全方位去摸索探究。

二、“擦大钹”舞蹈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

1.自然环境。我们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自然环境则是任何文化产生的基础。各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造成了各地民族舞蹈的差异性及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擦大钹”舞蹈的动作类型之一的武术动作的渊源很可能与徐掌彝族祖先为进入徐掌占据领地而与原住汉族居民发生军事械斗有关联。因而最初的“擦大钹”很可能就是某种军事训练、格斗的技能,这也是“擦大钹”有强身健体、军事防御功能的渊源。另外,据当地老人讲,徐掌过去森林茂密、野兽出没,人们经常上山捕猎,只不过后来因人们的大肆采伐,山林逐渐变得贫瘠光秃,野兽也就了无踪迹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擦大钹”中的武术动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对虎、猴子、蛇等动物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擦大钹”对当地自然生态文化的一种反映。

2.文化环境。除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也对“擦大钹”舞蹈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1)善舞习俗与“擦大钹”舞蹈。瓦房彝族人能歌善舞,歌舞艺术资源极为丰富。逢年过节或夜晚闲暇之时,男女老少尽情歌舞。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劳动繁重的情况下,歌舞成了他们放松心情、取乐解闷、释放生活压力最佳的休闲娱乐方式。红白喜事、建房乔迁、逢年过节等都要进行“擦大钹”表演。婚礼和葬礼是当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礼仪。举行婚礼时,要邀请大钹班子到家中进行表演。

(2)民间信仰与“擦大钹”舞蹈。如“擦大钹”中的十二生肖动作表现的是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及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当地彝族非常重视对祖先的崇拜,过年过节定要先敬奉祖先,家家户户都供有家堂,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3)社会制度与“擦大钹”舞蹈。“擦大钹”舞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制度、组织机构及社会意识、政府导向的影响。据笔者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前,“擦大钹”表演活动在当地普遍盛行,但是到了60年代,在保山响应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始展开的“四清”运动中,“擦大钹”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而取缔。直到70年代末期政策放开了,又才开始逐渐恢复起来。80年代以后,“擦大钹”逐渐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大钹班子四处参加演出,知名度日益增加。特别是2007年、2009年,“擦大钹”相继被评为隆阳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至省,下至地方政府、文化部门,都对“擦大钹”舞蹈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政府从资金及人力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也激发了当地民众对“擦大钹”的保护传承热情,促使“擦大钹”舞蹈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

三、“擦大钹”舞蹈的保护措施

1.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随着现代社会影视等娱乐媒介的大力普及,很多农村的年轻人慢慢向外界看齐,结婚等喜庆活动中淳朴的民风民俗保留得越来越少,这些都势必会影响“擦大钹”的表演市场。

因此,政府文化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继承和恢复民间一些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中的“擦大钹”表演,让众多的老百姓“免费”地欣赏更多更精彩的表演,让“擦大钹”表演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心中。因此,我们可通过恢复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让人们在古老的传统习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把“擦大钹”舞蹈引入学校教育。通过“擦大钹”舞蹈的传承教育,有效促进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小就培养起热爱本民族文化、自觉弘扬并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

此文主要从“擦大钹”舞蹈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以及“擦大钹”舞蹈的保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持续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擦大钹”舞蹈也不例外,“擦大钹”舞蹈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扬,特别是其文化内涵,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参考文献

[1]刘华试论舞蹈文化内涵的价值及保护[J].艺术教育,2017,(Z2):114-115。

[2]熊云段泗英庞迪蓉彝族舞蹈“擦大钹”的风格特点及成因探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6,35,(06):57-61。

[3]张全辉彝族艺术多方位的表达——彝族舞蹈“擦大钹”文化内涵初探[J].保山学院学报,2015,34,(03):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