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语文价值探讨

柳道福

语文价值探讨

柳道福

摘要: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无可替代的。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得语文的真谛,这是语文教师的追求。本文从工具价值、情感熏陶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三方面探讨了语文价值。

关键词:语文价值;工具;情感熏陶;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柳道福,任教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中学。

人们为什么要重视语文?语文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的中小学开设语文课,到底是为了什么?解决语文应该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这个更基本的问题。

这好像每位语文教师必须上第一节课就应该问的问题,又有多少语文教师清楚?我们上第一节课前更多的是问中高考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接着便研究对策,为了分数努力着。

方向歪了。一切都歪了。

2001年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么重要的课程,怎能把眼睛紧盯着应试,而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内在价值呢?

夏丐尊就曾说过:“学校教育如果单从外形的制度与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就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而无人注意”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价值思想。

登高才能望远,站在语文价值之巅,才能不至于在微观的语文教学中迷失了方向。在莽莽的原始森林里别忘了仰起我们的头,看看头顶的太阳。

一、语文的工具价值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且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毛泽东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说,语文工具性一是“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工具;一是“使他们(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工具。

语文,首先它是一种工具,这恐怕是无可置疑的吧?有谁不运用语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的,在生活中又有谁能不运用语文的?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州一中的陈日亮老师在他很有影响的《得法养习,历练通文》一文中写到:“语文是工具,但它不是独立于使用者的一个客体工具,也不是需要时才拿起使用的工具,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使用的工具,是人的生命行为中须臾不可或离的工具。说它是工具,毋宁说它就是一种生命行为。”

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的实践性,也就是语文工具性质的一个例证。

游学很早以来就是个传统,孔子、老子、孟子都有游说列国的经历。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都在强调语文的实践性。

语文的价值在于,经由语言文字而通向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情感熏陶价值

语文的德育价值非其他学科可以代替的。其他学科更强调为什么,或强调必须怎样,是理性的,规范性的;语文强调的不是说教,而是情感的熏陶,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和人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的,语文学科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物伤怀,都通过语言展示出来,这些语言文字中饱含着前人的生命体验,蕴藏着生活的哲理与真谛,流淌着生命的血液。这就使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其次,从教材内容看,课文所选多为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包含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点、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倾向和文化志趣,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资源。语文教师又怎能不利用语文这个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帮助学生透过字词句篇的语文形式,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经历一次次的精神探险和美好情感的体验,为其终身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人本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一种生命充分舒展的自由;这里的‘和谐’指的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全面’是指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等多种人文修养的全面。”?语文学科作为具有强烈人文价值、人文色彩的基础学科,在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也就是说在涉及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等人性内核的核心部分的建立方面,语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数政治家、文学家甚至是科学家都是在青少年阶段,因为某一部文学作品,某一篇文章,某一些文字而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所以,如果说理工类的学科和社科类的学科是负责人生这座大厦的各种技术层面的建造,那么,语文学科就是钢精、水泥,最普通但也最多,最不可缺少,潜移默化地支撑起了一个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况,从学习与成才的关系上指出了“学为成人”的道理,启发我们从人才的意义上理解课程的根本目的,要切实重视教书育人。

三、文化传承价值

语言是一个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又是这个民族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母语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己的语言、不能充分发挥和享受母语的巨大潜力和无穷魅力、不懂得珍惜祖国语言这一宝贵遗产并使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康发展、不断焕发夺目光彩的民族,会是一个多么没出息的民族!然而,母语的这一重要功能因其隐蔽性、长期性而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和传承文化,对学生的作用极大,语文教学的文化眼界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素养的高低。人的素养中“人文素养”是基础,文化则是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加拿大著名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他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一书中写道:“从深层的含义上讲,我们的语言包含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他反映出大家的欲望、遗憾和梦想;它在沉默不语时甚至在诉说着我们想忘掉的一切。”日本很有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更明确指出:“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字母用法和段落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在他的小说《最后一课》里也借用韩麦尔先生地话深情地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中央教科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阎立钦在他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中当阐述“语文教育的本质”时说:中国的“国语”“不仅是一般的社会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智育、德育以及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流。”这些说法,尽管使用的具体言语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几乎完全一样。即都是说,语文不只是一种工具,而且还承载着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融汇着使用者及其所属民族的精神和生活;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的语文,都与这个人和这个民族的经历或历史不可分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祖国语言》中说:“人民,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民族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使青少年一代了解民族语言时,就使他们了解祖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领域,了解祖国人民的精神领域。”学习汉民族语言,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大力提高民族共同语教育的地位,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仁人志士共同的观点。民族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文明高度统一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生命线。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王世堪先生也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无可替代的。它无微不至的表现人类文化成果,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得语文的真谛,才是我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上宫子木.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N].南方周末,2004-02-26.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中学

邮政编码:511447

DiscussiononChineseValue

LiuDaofu

Abstract:Chineseisthecarrierofcultureanditsrichculturalconnotationisirreplaceable.Cultivatingstudents’culturalqualityinteachingandrealizetheessenceofChineseisthepursuitofChineseteachers.ThispaperdiscussesChinesevaluefrominstrumentalvalue,sentimentedificationvalueandculturaltransmissionvalue.

Keywords:Chinesevalue;instrument;sentimentedification;culturaltrans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