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丹毒综合疗法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下肢丹毒综合疗法体会

姜竹春

姜竹春(黑龙江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综合疗法治疗44例下肢丹毒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显著。

【关键词】下肢丹毒;综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233-01

丹毒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丹毒是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小损伤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致的炎症,是常见外科体表感染性疾病。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1]。可发于头面部、躯干及下肢,其中以发于下肢者多见。丹毒如果治疗不彻底常常复发,现将我院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病例来源于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5岁~68岁。

1.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除下肢局部红肿热痛外,伴有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在37.8~39.5℃之间,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

1.3诊断标准①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常有突然发冷、畏寒、高热和头痛不适;②基本损害为稍高于皮面的水肿性红斑,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压之红色消退,去除压力后重复出现红色,红肿区有烧灼样疼痛,并可出现浆液性水疱,局部可有淋巴结肿大;③血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1.4综合治疗

1.4.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忌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下肢肿胀渗出者应适当抬高患肢。

1.4.2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静脉应用青霉素800万u,1次/d,连用10d,对继发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1.4.3中药治疗①内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治法。生地黄20g,赤芍15g,茯苓15g,银花15g,连翘20g,车前子10g,黄柏10g,蒲公英30g,生甘草6g为基础方内服,并根据病程阶段、临床表现予以辨证加减。早期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疗上凉血清热、利湿通络,予基础方加牡丹皮、苍术、牛膝等;中期肢体局部肿胀、肤色暗红、舌暗红、苔薄腻、脉滑数者,予基础方加苍术、当归、桃仁等活血清热、利湿消肿,并减少生地黄等凉血清热药物用量;后期局部红热消退,下肢肿胀,予基础方去生地黄、蒲公英,加黄芪、当归、泽泻、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利湿消肿。每日1剂,煎取250ml,分早晚2次餐后温服。②中药外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湿消肿之中药外敷。金银花30g,紫花地丁100g,虎杖60g,黄柏60g,牡丹皮60g,赤芍60g,土茯苓100g。每日1剂,水煎,取药汁1000ml,温度保持在20~30℃,将患肢置于药液中,以纱布淋洗患处30min,再以纱布浸湿药液敷于患处20min,每日2次。

1.5疗效判断标准[2]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常规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未愈:全身与局部症状未能控制,出现“陷证”。

2.结果

通过综合疗法治疗44例下肢丹毒全部治愈,有效率100%。一年后随访4例复发,复发率9%。

3.讨论

丹毒即现代医学的急性淋巴管炎,是丹毒链球菌引起的粘膜网状淋巴管炎,多发于下肢腿胫部、踝部、足背部。本病初期往往有怕冷、发热、关节酸痛、头痛、纳呆等症状,随后出现小片红斑、后迅速蔓延成鲜红一片,稍高出皮肤,边界清楚,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界限。严重的红肿处可伴发紫癜或大小不等的水泡。西药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其见效快,治疗效果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溶血性链球菌,疗效确切[3]。但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高,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耐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

中医认为,丹毒为血分郁热、郁于肌肤、外感风湿毒,或皮肤损伤、毒邪乘隙而入所致。病机为热毒炽盛,湿热蕴结,瘀血阻络。治当清热解毒,利湿化瘀。五味消毒饮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萆薢、薏苡仁利水渗湿泄热,苍术、黄柏清热解毒燥湿,泽泻、通草清热利水,牡丹皮凉血,牛膝引药下行、活血行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活血化瘀中药能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理作用主要体现为抗病原微生物、抗毒素、解热、抗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功效的中药能抗菌、抗病毒、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金银花目前已被列入重要的中药抗菌药物,其有效成分银花皂素对溶血性链球菌分泌的毒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野菊花所含黄酮苷可扩张周围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的血液瘀滞状态,促进炎症消退;黄芩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外用金黄散调敷,缓解患者局部灼热肿痛的感觉。中西医结合疗法标本兼治,较单纯西医抗感染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丹毒的方式虽多种多样,但是结合笔者经验以及其他的文献报道来看,多着眼于疗效的比较与评价,其机理阐述较少,缺乏更深层次的规范化研究,如对有效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消肿止痛消炎作用机制的更深层次的规范化研究,从而取得中医药治疗丹毒的循证医学的证据。

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既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又能治病求本。在急性期早期治疗见效快,恢复消肿期能消褪皮肤红肿“僵化”现象,加速痊愈,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俊爽,李晓艺,史风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3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2):1825-1826.

[2]朱群霞.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3):46-47.

[3]吴澎,钮晓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