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比较

宣科

宣科(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骨伤科医院浙江宁波315101)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1-01

胫腓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临床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以往多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但此治疗方法术后以易发生皮肤感染、坏死、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1]。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均为开放性骨折,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3~61岁,平均(38.7±12.3)岁。左侧48例,右侧32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68例,建筑施工伤12例。新鲜骨折67例,陈旧性骨折13例。骨折类型Gustilo分:Ⅰ型26例,Ⅱ型38例,Ⅲ型8例,Ⅲ型8例,手术时间为伤后1~8d。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部位、致伤原因、骨折类型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首先根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处理危及生命的其他部位的合并伤,止血要充分,引流要通畅。开放性骨折予以清创缝合,均予以跟骨牵引,患肢抬高,消肿止痛治疗,小腿张力高应及时切开减压,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待局部炎性反应消退后择期行骨折内固定术。广泛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者,术中植骨。⑴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于透X线的手术台上。患肢大腿上气压止血带,在C臂机透视下应用骨科牵引床,纠正成角、旋转、短缩移位,按照AO推荐的方法进行治疗,6~8孔或更长的钢板放置胫骨外侧面,钢板螺钉安装完毕后,C臂机透视下检查骨折位置和钢板螺钉固定情况。⑵观察组:麻醉方式同对照组,术前根据胫腓骨的长度及标准X线片选择髓内钉的长度及直径;选用山东威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髓内钉,直径8~9mm不扩髓或有限扩髓技术术中使用瞄准器安装近远端锁钉,静力固定,不剥离软组织及骨外膜,上下各2枚锁钉。两组的腓骨中下1/3骨折按常规同时给予行内固定,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3~5d。术后3天后逐步进行床上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锻炼。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痂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内固定松动、断裂)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做组间比较,以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出现骨痂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去除内固定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感染1例,对照组2例。两组均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月)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升高。由于胫骨中下段髓腔大、局部软组织覆盖少,血液供应差,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小腿的承受功能。虽有多种方法将骨折固定,但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难度。带锁髓内钉是一种弹性固定,其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可最大限度地克服因偏心固定所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既能维持足够的强度,又能保持骨折愈合所需要的生理应力,达到控制旋转、重叠等移位,有利于骨折的愈合[2]。带锁髓内钉还能在骨折愈合期内保持骨折线解剖复位的稳定性,对骨折端软组织及骨膜损伤、血循环干扰破坏小。与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相比具有内固定坚强、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能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3]。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患者在出现骨痂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去除内固定的时间显著优于加压钢板治疗,P<0.05。且两组之间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带锁髓内钉治疗考放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对骨折端的损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参考文献

[1]方国华,曾青东,孙新,等.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1(2):143-144.

[2]廖德发,陈民生,张明,等.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05,27(9):1339-1341.

[3]王明治.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