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

肖静

肖静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方法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1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与实验组(7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术后6小时开始进行双侧足三里、合谷、内关按摩,每天3次穴位按摩,联合取脾,大肠,交感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较对照组平均提前10-18小时,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t值=2.201,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第一次排气的时间,明显减轻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腹胀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32-02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恢复肠蠕动功能和肛门排气一般需要24-36小时,个别患者在60小时以上,这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轻病患的痛苦。穴位按摩和耳穴压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对相应穴位进行按摩,可激发人的经络之气,通经活络;再联合刺激耳穴上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排气[1]。我科采取对病人无创伤的传统特色中医治疗技术,减轻了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情况,增进患者术后舒适感,促进患者的恢复,促进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科在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且准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术前临床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采用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②患者年龄25~45岁;③手术结束时间在上午11:00~16:00;④愿意接受穴位按摩及参与本次研究者;⑤术后均使用统一的自控式镇痛泵。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皮肤损伤不利于穴位按摩;③语言无法沟通者;④中途退出者;⑤对王不留行菜籽过敏者。共获得151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4±5.4(标准差)岁,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79例与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程度、麻醉方式、手术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晚及术晨各灌肠一次。术前禁食10小时,术后禁食12小时后改无糖、奶的流质饮食。住院期间均给予止血,补液及抗感染处理,均接受相同内容的健康教育。

1.2.1对照组:只给予妇科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

1.2.2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术后6小时开始进行双侧足三里、上巨虚、内关按摩,手法由轻到重,以有酸、麻、胀为度,每天3次穴位按摩,每次按压3-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联合耳穴选择:交感穴、大肠穴、脾穴。在患者手术后,用75%酒精消毒单侧耳,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7cm×0.7cm大小的胶布块中央,然后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进行按压。当刺激耳穴时患者有局部疼痛、胀痛、发热、酸麻等感觉,即为得气,并于术后6小时、9小时、12小时对耳穴进行按摩,每次按压1分钟。

1.3评价效果

1.3.1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在术后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进行腹部听诊,一次5分钟,听到肠鸣音为肠蠕动恢复。

1.3.2肛门排气评估:记录患者自觉肛门排气距离手术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起一次排气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

2.结果

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较对照组平均提前10-18小时,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t值=2.201,P<0.05)。

3.讨论

3.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腹胀发生的机理

腹胀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腹腔镜手术常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不能排出所致;②术前未插胃管,麻醉时吸入气体,术后出现腹胀;③急诊手术胃肠道准备工作不充分,肠内有粪便或气体积聚,使肠道充盈,术后发生腹胀;④术后因疼痛呻吟,不自觉地从消化道吞咽空气,空气中的78%氮气不易被肠黏膜所吸收存在肠道内,术后12~24h无肠蠕动,气体无法排出造成腹胀;⑤患者术后疼痛,不愿意下床活动,影响肠蠕动;⑥术后腹腔内出血导致肠麻痹[2]。

3.2穴位按摩消除腹胀作用机制

麻醉和手术创伤可损伤脏腑气血阴阳,导致腑气奎滞,气机运化失常。按摩足三里、合谷、内关穴可患者胃肠中的酶活性迅速升高,有利于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耳穴压豆我们选用了交感、大肠、脾穴能调节植物神经,调节阴阳、温通气血,使胃气下,从而消除腹胀。

3.3穴位按摩及耳穴压豆促进排气的机理

中医认为术后腹胀也是手术耗伤人体元气,气虚血行不利、气滞于中所致。术后对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可激发人的经络之气,通经活络,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排气。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选用了脾、大肠、交感均与消化功能有关,能调整阴阳,温通气血,使胃气下降,从而消除腹胀。

4.结论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方法对腹腔镜术后腹胀具有经济、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胀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实际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韶山.中药方剂胃肠复原汤加减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23(3):226-227.

[2]邢秋芳,胡爱书.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