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骨折550例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髓内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骨折550例效果分析

吴志军

(德钦县升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迪庆674500)

摘要:目的:分析四肢管状骨骨折治疗中予以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50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为样本病例,样本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08.8~2014.10期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髓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Ⅰ期或Ⅱ期愈合(骨不连、复杂性骨折、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再次骨折、关节僵硬、骨不连、骨畸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病例并不存在。结论:在四肢管状骨骨折治疗中予以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恢复时间短、可较好的固定和复位,尽早实现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四肢管状骨骨折;髓内固定;治疗;效果

四肢管状骨骨折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生活、工作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四肢管状骨骨折具有很多种治疗方法,选择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极为关键,以尽早促进患者康复[1]。我院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髓内固定方法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550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样本病例,对髓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作如下说明。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50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为样本病例,样本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08.8~2014.10期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含368例男性患者和182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高者为85岁,年龄最小者为10岁,中位年龄为(38.6±2.8)岁,380例闭合性骨折,170例开放性骨折,72例为稳定性骨折,即裂纹、横断,478例非稳定性骨折,即缺损、多段、螺旋、斜面、粉碎;10例多发损伤,同时出现创伤性休克,12例多发骨折,1例病理性骨折,1例复合伤;523例为新鲜骨折,11例为陈旧性骨折,16例为骨不连。平均手术时间为(20.5±0.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4±2.5)d,固定物取出平均时间为(7.8±0.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1年的随访。

1.2方法

550例患者以G-K钉、矩形针、梅花针及骨圆针为髓内固定物,骨圆针包括斯氏针、克氏针,G-K钉为带锁髓内钉,而矩形针为弹性矩形髓内钉[2]。跖骨骨折、趾骨骨折、腓骨骨折、指骨骨折、掌骨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锁骨骨折采用骨圆钉;单纯胫骨骨折和肱骨骨折采用双矩形钉(腹背重叠)或单矩形钉;胫腓双骨骨折的胫骨骨折应用双矩形钉(折弯后背重叠);股骨骨折应用双梅花针或单梅花针;胫腓和股骨骨折的胫骨骨折应用G-K钉,以X线片为依据选择髓内固定物大小,长度为管状骨两端骺线之间的距离,宽度为髓峡部直径的85%[3]。多发损伤及复合伤,并伴有休克患者,对休克进行快速纠正;移植修复或断端吻合应用于肌腱损伤和血管神经损伤患者中;闭合穿钉为首选,肌腱损伤及外血管神经损伤骨折除外,如果难以闭合的患者,予以小切口开放穿钉,以解剖位置为依据按顺序固定同一肢体多处骨折,针对骨不连、骨畸形、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髂骨植骨,并予以石膏外固定;针对非稳定性多发骨折和四肢复杂骨折,对不同髓内固定肢体外和骨外固定进行联合应用,术后第2d,对患者功能锻炼进行指导,并以患者恢复情况为依据,对患者功能锻炼强度和次数进行加强[4]。

2结果

550例患者中有2例肱骨骨折患者采用单矩形髓内钉固定之后,由于断裂和折弯造成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假关节形成;应用单梅花针对股骨骨折2例患者进行固定之后,由于针断裂和折弯造成骨不连和骨折畸形愈合,其他骨折部位均在4个月左右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个月。一期愈合采用骨圆针固定患者,针道感染3例,拔针之后愈合;二期愈合为单梅花针和单矩形钉固定患者,局部皮肤感染者2例,固定物取出之后愈合;第3种骨折愈合者为G-K钉、双梅花针、双矩形钉进行固定者,再次骨折、关节僵硬、骨不连、骨畸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病例并不存在。

3讨论

四肢管状骨骨折在临床上主要以对肢体进行保存,对生命进行挽救、尽快对皮肤软组织和骨折进行处理为治疗原则,对骨折愈合进行促进,将并发症,比如再骨折、关节僵硬、骨不连、感染等进行有效减少。特别是针对复合伤、多发骨折、复杂性骨折、创伤性休克、神经血管、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而言,必须恰当处理,否则会导致截肢、肢体残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临床上四肢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切开复位骨外固定、手法复位肢体外固定、牵引法等,但是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而髓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骨折愈合的首要条件为固定合理,血供充足,骨折治疗的核心为固定,骨折部位固定方法不同,也会不同影响血运,对骨折愈合造成直接的影响。髓内固定的优势为失血量小、损伤小、促进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对局部血运进行保留,髓内固定物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疲劳和静态强度充分,骨外空间不会被占据,360度植骨,对骨不连、骨畸形及陈旧性骨折等治疗有利,固定牢靠,集中应力,对骨折愈合进行促进[5]。

综上所述,在四肢管状骨骨折治疗中予以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恢复时间短、可较好的固定和复位,尽早实现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滨,高明,严纪辉等.植入物内固定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骨折愈合与血清瘦素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33):5249-5253.

[2]徐道志,王昱林,康涵威等.富血小板血浆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J].创伤外科杂志,2015,17(6):560,565.

[3]高翔,张进,张华涛等.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05-106.

[4]何彦国,廖经武.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3):328-329.

[5]李英丽.对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