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泵持续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微量注射泵持续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价

陈文萍

陈文萍(江西樟树市人民医院331200)

【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与间断滴注湿化气道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5月采用微量注射泵对50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病人实施相应护理的临床资料及分析。结果应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病人出现刺激性咳嗽0例、痰液阻塞1例、气道粘膜损伤出血1例、肺部感染3例,相比较传统间断滴注法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病人的刺激性咳嗽痰液阻塞、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均明显下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人工气道湿化

2007年11月——2009年5月,我科对25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微量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代替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1月——2009年5月。我科对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取微量泵持续推注湿化液的方法及间断滴注湿化法进行护理,比较疗效。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5例。采用微量泵推注法,称为实验组。(二)组25例,采用间断滴注湿化法,称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

1.2方法。实验组:我们常规用50ml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5mg。将50ml注射器连接静脉头皮针(剪去针头),将头皮针软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或气管导管内,并用胶布固定,再将注射器装于注射泵基座上,调整好速度持续推注。速度一般控制在4-6ml/h,必要时根据室内温湿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度适当调整。对照组:用250ml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5mg,用5ml注射器定时间断气管滴入,间隔15-30分钟,每次2-5ml,也可根据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调整间隔时间及用量,吸痰前可加大滴入量。

2结果

两种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见下表。

3讨论

3.1上呼吸道可随环境变化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功能。研究表明,干燥的气体会损害呼吸道上皮,影响纤毛的清除力,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丢失增加,分泌物不易排出,而使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还可使肺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而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炎症[1]。因此,对于应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有效的气道湿化极其重要。

3.2微量泵湿化法与传统湿化法的作用比较。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2种气道湿化方法在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方面的临床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尤其在呼吸道刺激症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这是由于:(1)微量泵推注湿化每滴湿化液量极少,且是沿套管管壁缓慢流入气道,对气道刺激小,病人感觉舒适,几乎不引起刺激性咳嗽。(2)因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失去了保持生理湿化的屏障,呼吸道内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大量丧失[2],而微量泵持续湿化符合气道待续丢失水分的湿化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痰液稀薄,患者能自行咯出,减少吸痰次数,保证了气道通畅。避免因痰液粘稠,吸痰负压大,次数多,时间长而引起的气道粘膜损伤出血。同时降低了肺部感染的机会,使感染率下降。(3)微量泵法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程序,同时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比传统间断湿化法具有以下优势:(a)传统间断湿化法每次注入气管内滴药量大,易引起病人刺激性咳嗽,甚至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等。(b)由于刺激性咳嗽易将部分湿化液咯出,影响湿化效果,使粘液粘稠,甚至形成痰痂不易吸出,阻塞气道。(c)因痰液粘稠不易咯出,必然吸痰次数增加,时间延长,导致气道粘膜损伤出血。(d)由于痰阻,影响正常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侵入,增加肺部感染率[3]。(e)护理工作程序繁琐。因此,微量泵待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湿化法。

3.3简单、安全、有效的湿化功能。我科使用的微量注射泵,其设计先进,准确率高,安全性能好,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输液装置,具有定量、定时、报警等多种功能。比较静脉输液形式的待续湿化气道的方法,其滴注速度和量的控制方面都存在显著优越性。而微量泵操作简单、可靠,能将湿化液准确、缓慢、匀速而持续的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功能,并且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更优于静脉形式持续湿化法。

3.4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每24小时更换注射器及头皮针,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2)保证通畅,注射器与头皮针连接紧密,如微量泵报警应及时找出原因,作好相应处理。报警常见原因有管道受压、扭结、阻塞和注射液完毕等。

参考文献

[1]苏鸿熙.重症加强监护学[M]北京卫生出版社,1996.259.

[2]汪新.烧伤合并开放性损伤行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探讨[J].护理学杂志,1998,13(5):273.

[3]肖轼之.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