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陈玲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6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了98例高危产妇,医护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影像,记录临床诊断结果。结果:98例高危产妇中,有24例胎儿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24.49%;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0%、83.33%。结论: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超声影像;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

在婴幼儿非感染性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约有10%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该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情较轻的患儿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晕厥、发育迟缓等症状。早期诊断能够及时给予产妇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优生优育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无创、快速、实时显示等优势,为了观察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危产妇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产妇中抽取98例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提前将研究内容告知产妇,产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的产妇均存在高危因素,包括存在不良妊娠史的产妇,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分娩史的产妇,存在既往先天性心脏病家族病史的产妇;少数产妇存在不良环境接触史,包括长期接触电脑的产妇,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的产妇,存在细菌感染史的产妇等。产妇年龄在20-38岁范围内,平均(29.7±6.3)岁,孕周为18-36周,平均时间为(24.3±5.7)周,所有产妇均为单胎。

1.2方法

医护人员协助产妇采取仰卧位,利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器(PhilipIE33型号)进行检查。将探头置入产妇腹壁内,调节探头频率至3.5MHz,首先进行常规检查,确定胎位,然后对胎儿进行心尖四腔切面检查,观察胎儿心脏位置、大小、功能等,确定心房、心室大小比例是否存在异常,观察房室瓣膜,明确二尖瓣、三尖瓣是否存在异常,观察瓣叶的活动情况。对胎儿心脏结构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需要采用六个切面扫查法确定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观察主动脉位置走向、肺动脉位置走向,确定血管直径比例是否正常,观察主动脉瓣基本情况、肺动脉瓣基本情况。

产妇产后,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新生儿超声检查,针对引产胎儿,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尸检。

1.3统计学方法

医护人员搜集产前产后临床资料,本次均为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百分别表示,将整理的数据置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录入过程的客观性、真实性,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后检查结果显示,共有2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所占比例为24.49%。产前检查中,21例胎儿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1例出现误诊情况,4例出现漏诊情况。产前诊断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3.33%,详细参见表1。

表1产前检查敏感性与特异性[n(%)]

3讨论

心脏是胎儿最早期发育完善的器官,其与其他组织器官的发育有着直接联系,如果胎儿心脏发育不完善,那么其他器官组织在发育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2]。在先天性疾病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最高。通过调查发现[3],我国每年约有14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出生,而且近几年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大部分胎儿在出生早期就死亡,即使给予外科手术治疗,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及早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减轻对产妇的损伤。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得到了应用。超声影像能够显示胎儿心脏瓣膜、腔室、血管活动情况,对早期诊断心脏畸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学者指出[4],孕周18周后是检查胎儿发育状况的最佳时期,部分心脏畸形胎儿在孕周16周就能够确诊,然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较多,加之心脏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把握好诊断时机。有医学专家认为[5],胎儿心脏在孕周20-26周后基本发育健全,而且在此时期受体内骨骼影响较小,能够轻松调整胎位,影像显示更为清晰,因此在此阶段对高危产妇进行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本院此次研究中,98例产妇孕周在18-36周范围内,诊断符合率为87.50%,与早期报道基本相符。

在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我院医护人员检查胎儿心脏结构后,采用六个切面扫查法进行检查,能够清晰观察大血管异常情况,而且能够提高心室流出道切面信息强度,对临床诊断胎儿圆锥干畸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胎儿进行六个切面筛查时,难以发现胎儿室间隔缺损,进而出现漏诊情况,这与胎儿室间隔发育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为胎儿膜样组织早期没有发育健全,而且不同心室压力差较小,分流较少,难以在超声图像上显示;此外胎儿具有活动性特征,体位在不断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断难度。

总而言之,产前超声检查操作简单,影像清晰,具有无创优势,其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李军,苏海砾,张军,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分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11):940-943.

[2]董凤群,张燕宏,侯振洲,等.超声心动图评价动脉导管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4):324-326.

[3]洪柳,谢明星,吕清,等.多种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C].//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163-164.

[4]王兴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检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54-155.

[5]曾施,周启昌,周嘉炜,等.三维超声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小脑发育的临床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6):5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