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开启学生了解社会的大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新闻播报,开启学生了解社会的大门

李芳

李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山东邹平256200)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关注国家大事是每一个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适时开展新闻播报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看新闻的习惯,增强学生社会意识,有效提升品德教学的品味与价值。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新闻播报;了解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13-01

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顾宪成先生就写下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千古警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鉴于此,几年来,我在高年级教学中进行了“新闻播报”活动探索,以此来开启学生了解社会的大门。

一、让法则做保障,帮助学生养成搜集习惯

1.看新闻的时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在最开始接触新闻联播的时候,第一周观看十分钟,摘录一条新闻要点;第二周观看二十分钟,摘录两条新闻要点;此后要求学生观看完整的新闻报道,可以摘要两条或两条以上新闻要点。

2.用新闻播报的形式促使看新闻习惯的养成

如果强调什么,就检查什么;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为了监督检查学生观看、搜集新闻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新闻播报活动。我把每节课上课前三分钟确定为新闻播报时间,此时间段不能因为教学任务的紧张或者其他活动安排有所改动。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之事,据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好习惯养成后,贵在坚持。因此播报活动雷打不动,即使老师外出,学生也要按时播报。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观看、搜集新闻的习惯。

3.小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坚持搜集

一件事情做久了,如果没有激励措施,学生就会产生倦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一起制定了小组评价制度。小组内成员每人每次都能完成任务的可以获得一枚“奖章”,十个奖章小组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外出参观等,学生自由选择。在这种措施的激励下,孩子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积极性。

二、播报多样化,让快乐融入其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长久坚持做一件事,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播报方式,让枯燥的事时时有新鲜度。

1.播报形式带来乐趣

小小幸运球转出大快乐。小学生对活动、游戏特别感兴趣,在选择播报人员时,我采用了“幸运球”的方式,每节课,我转动盒子里的十个幸运球,被抽中的小组进行新闻播报,然后按照每两人得一颗星的方式进行评价。同时转幸运球的方式也不一样,一开始是老师转幸运球,后来再变换成让上一次播报好的学生转幸运球。在此方式的带动下,进行新闻播报变成了一件很幸运的事儿了,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现在,播报这件事已成为学生每节课的期盼。

2.播报内容多样化,开阔学生视野

让学生了解社会,除了了解国内外的事情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现象,一些道德法律知识。这门教材现在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让孩子了解一些法治知识及当下的道德事件,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次播报时,一个学生讲述了看的“道德与法治”栏目中的一则新闻:一个小学生进网吧玩游戏,结果因时间过长而导致暴盲。还有一个孩子说到: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男孩因为爸爸妈妈生二胎,自己不愿意而离家出走。这些新时代的信息,给了孩子更多的生活的思考。多样的内容,拓宽了孩子了解社会的渠道,更好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3.播报评论让思想升华

播报内容的多样化,带给了学生更多思想的冲击,在一些道德是非面前,学生是怎样看的,老师该给予什么正确的引领,这关乎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年龄的增大,我开始增加了播报评论。每次播报完内容,遇到一些事关道德问题,我会让学生对事件进行评判,最后教师再来引领判断。

三、播报巧妙贯穿教学中,提升教学品味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比,教材总是滞后的,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把当下的新闻与课本内容结合,能有效提升品德教学的品味和价值。

在教授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一主题活动时,根据课本中呈现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内容,我有目的的布置了学生再搜集了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的内容并播报。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播报的内容为全国两会的知识,请相关同学做介绍。

播报学生1:两会召开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3月3日召开的。

播报学生2: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教师:通过大家的播报,我们感受到了会议的重要性。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有很多民族的代表参加。

教师: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组成,56个民族是一家,一家人的事情就要一家人共同协商解决。

在学生播报的基础上,老师适时补充,点播,引入了本课的学习。悄无痕迹的实现了知识的运用和思想的升华。播报内容不但可以开启新课,还可以在教学中间与课堂结束巧妙运用,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一次次播报中,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力得到了提升。它打开了学生看世界的窗口,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的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他人,打开了一道由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姚桂君.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9(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