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梁永宁齐锦宏李坤

梁永宁齐锦宏李坤(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河南永城476600)

【中图分类号】R6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139-02

【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足跟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病例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4岁。软组织单纯缺损4例,合并跟骨骨髓炎2例,病程3个月至3年不等。缺损面积最小4×3cm,最大8×7cm。结果6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皮瓣负重、感觉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岛状皮瓣足跟软组织缺损手术植皮疗效

足跟部位,承受压力和摩擦力较大,其软组织缺损后的重建,不但需要足够的皮下组织充填还需要良好的感觉,能摩擦耐压和可靠血供的皮瓣修复。针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术后效果分析,选择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治疗随访资料完整的6例足跟软组织缺损病人,手术方法和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足跟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病例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4岁。软组织单纯缺损4例,合并跟骨骨髓炎2例,病程3个月至3年不等。缺损面积最小4×3cm,最大8×7cm。

我们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用足跟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6例,均获得成功,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2皮瓣设计:先用龙胆紫标明内踝延续线与足跟内侧踝交点,此为皮瓣的旋转轴点。从该点向第1、2跖骨头间引一条直线,此线为皮瓣的轴心线。在轴心线两侧,跖骨头后面足底非负重区根据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从旋转轴点至皮瓣最远端距离应稍大于该点至创面最远端距离,使皮瓣转以后能无张力覆盖创面,沿血管走行标明近侧切口线。

1.3手术步骤:在气压止血带控制下,先切除足跟部病变,在内踝后侧沿胫后动脉的走行作切口,解剖游离血管至胫后动脉分叉处,然后按画线切开皮瓣周界,于筋膜下游离掀起皮瓣,神经留在足底,但至皮瓣的神经分支应包含在皮瓣内,并向近侧进行束间分离,以获得足够的长度,便于皮瓣转位。皮瓣游离后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创面,皮瓣供区植中厚皮片。

2讨论

2.1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特点:足跟部位,承受压力和摩擦力较大,其软组织缺损后的重建,不但需要足够的皮下组织充填还需要良好的感觉,能摩擦耐压和可靠血供的皮瓣修复。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皮肤坚韧,皮下组织致密,有一定弹性,有良好的感觉,有实物形体感,供区位于非负重区,操作简单,血运丰富,成活率高等优点,故本法是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2.2足跟软组织缺损的病理特点:1.因创伤或跟骨开放性骨折引起的软组织缺损,由于早期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致使发生慢性溃疡。长期慢性溃疡,影响创面周围不同范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纤维化和粘连,局部血供减少,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变薄。这种皮肤缺乏应有的弹性,脆而易破,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容易使原有的溃疡扩大或形成新的溃疡。2.骨髓炎和溃疡发生在一起,溃疡的基底部即为骨髓炎病变处,缺乏良好的血液供应,并受骨髓炎炎性产物的影响而难以愈合;骨髓炎也因其表面而无健康组织覆盖和受炎性产物的影响而难以痊愈。

3注意事项

3.1皮瓣转移作为良好的生物覆盖物,只有在受区较好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慢性感染创面必须进行彻底病灶清除,包括创面、窦道、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及血运差的瘢痕组织,然后用1%o的洗必泰或新洁而灭浸泡5分钟,使受区变成一个基本健康,相对无菌的创面。2.足背血管与足底血管在足部有交通支,皮瓣切取后对足部血运无明显影响,但术前必须证明胫前和胫后动脉均通畅,否则应视为禁忌症。3.足跟负重功能要求转移皮瓣有良好的感觉功能,故术中应注意保护进入皮瓣的神经分支,勿予损伤。4.皮瓣设计必须位于跖骨头负重区后面,由于足外侧缘参与负重,设计时要注意此点。

参考文献

[1]吴晓光,吴仲和.跟外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损伤17例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5,04:126.

[2]肖刚,陈劲.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损伤[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08:458.

[3]高学书.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J].1985,23:104.

[4]于道鹏,李珠,孙步梅.足底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华整形外科杂志[J].2003,19:233.

[5]曾开平,何宏生,陈宏.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J].2001,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