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效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课制作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效用

廖显南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第七中学510900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制作旨在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直观生动的物理场景,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初中物理实验微课制作就是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改进和优化了的实验方法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作为实验教学的引导。物理实验微课制作着眼于让学生轻易地通过视频媒体获得灵感,进而通过动手动脑获取物理知识,从中养成认真观察事物、乐于动手探究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物理实验微课制作学习习惯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制作的意义

资料显示,深课改当下,我国许多学者对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做了很多创新研究,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发挥了引领作用。但从现实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状况来看还是不容乐观,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依然有着一定的距离,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校仍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讲实验而忽略做实验,认为这样能节省时间用于题海战术。总体来说,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已非常重视但尚欠缺如实执行的好方法和大胆创新的动力,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尝试到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的成效。实践证明物理实验微课制作能大大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促进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跟上新时代要求。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制作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也不起因于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布鲁纳的认识结构学习理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恰当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掌握水平。其共同的核心内容是:充分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识的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感价值,充分认识教材内容背后意蕴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注重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满足“自我实现”这个最高的需要。

2.北京市物理学研究院,全国物理特级教师陶昌宏老师,在为2012年国培学员的讲稿中写到:物理教学要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有效的物理情境对学生学习极其重要。物理实验微课制作能更好地建立一个有效的物理场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乐于动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3.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物理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显得尤其抽象难懂,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与成效往往成了知识是否能够被很好地接受的关键。物理实验微课制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物理实验的方法与物理现象突出放大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让他们通过视觉,继而通过动手动脑去经历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方法。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制作的效能

1.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物理实验微课制作能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信心因此被树立起来,并逐渐养成以物理实验为依据、实事求是的学习习惯。

2.增强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理解物理知识的能力跟不上、老师教得很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的现象。很多学生往往开头学时兴致勃勃,后来怕了学物理。显然有趣的物理现象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因子,关键是如何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物理实验微课制作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重现物理实验方法与物理现象,能很好地为学习跟不上的同学留存学习方法,确保学习可持续发展。

3.加强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物理实验微课制作有利于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小器材来制作物理教具,改进物理实验方法,因此可作为引导学生善于把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促进学以致用的不可多得的学习媒体。

4.大大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成功率。教科书上的一些实验可操作性不强,成功率比较低。教师若能改进实验方法,并将改进了的物理实验方法及其物理现象进行微课制作,从而为学生提供可操作性示范。教师通过创新与制作,得到取材更容易、效果更佳的物理实验教学媒体,从而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展示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太乐观的状况会因此得到有效改善。

5.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物理实验微课制作在课堂上的应用,启发学生从中掌握物理过程与方法,从而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大大提高了物理课堂效率。有了物理实验微课制作的积累,教师就可以轻松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完成物理实验教学,掌握物理知识。

6.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特别是物理老师,单靠自己的知识去引导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想办法在有限的环境下结合有效的教学媒体,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过程,从中获得物理知识。教师通过物理实验微课制作,可以促进教师自身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只有物理教师自身对物理实验教学高标准高要求,教师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所以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及其微课制作,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有效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

四、微课制作在初中物理“电磁现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电生磁的实验。如图1,在静止于南北方向上的指南针上方平行地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指南针发生偏转,断电时指南针恢复到原来的指向;当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这个实验表明了通电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而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实验设计特点: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24页图20.2-1实验设计相比较,用带有盒子的指南针代替了没带盒子的小磁针,指南针更轻巧灵活,指向及偏转更直观明确,且偏转不受风吹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现象更真实可靠,且非常适合学生合作动手完成实验。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实验。如图2,将方形线圈的一个边放入磁场中,然后通电,我们看到方形线圈受力运动。当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线圈的受力方向就跟原来的受力方向相反。这个实验表明了磁场对通电导线会产生力的作用,而导体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设计特点: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33页图20.4-1实验设计相比较,用方形线圈代替了轨道上的直导体,省去了轨道的摩擦力和接触不良对导体运动的影响,且利用了线圈的多匝数大大增强了实验的效果,实验结构更简单,更容易操作,更适合学生合作动手完成实验。

3.磁生电的实验。如图3,将方形线圈跟学生用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使线圈的一个边放入磁场中,然后沿不同的方向运动,我们会看到当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闭合电路就产生了电流,这个电流叫感应电流。当导体的运动方向或磁场方向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发生改变,这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电动机模型也可用作发电机模型。

实验设计特点: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38页图20.5-1实验设计相比较,用方形线圈代替了悬挂导线上的单根直导体,用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灵敏电流表代替了教师演示实验用的灵敏电流表(实践证明更灵敏),并利用了线圈的多匝数大大增强了实验效果,使实验结构更为简单,更易于操作,实验现象更明显,且更适合学生合作动手完成实验。

参考文献

[1]廖强中学物理课堂中演示实验有效教学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12,10-12。

[2]桑美欣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教学实践研究硕士论文[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教育专业,2015,36-38。

[3]杨中华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