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艾灸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穴位艾灸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体会

李逵

新泰市天宝中心卫生院山东,泰安市271211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采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所能产生的效果。方法选77例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被我院接受救治的PC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例,第二28例,第三组26例。一组实施灌肠法治疗,给第二组实施活血散瘀的中药汤剂治疗,给第三组实施相关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三组患者的子宫长径小于一、二组,盆腔内的积液少于一、二组,静脉的内径小于一、二组,静脉的血流速快于一、二组,疼痛选择分值低于一、二组。同时,第三组的满意度、有效率分别为88.9%、100.0%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视为66.7%、87.9%;65.8%、86.8%,再次诊疗意向率为75.0%显著高于第一组、第二组的39.4%、44.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PCS运用穴位艾灸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盆腔淤血综合征;穴位针灸;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发生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congestionsyndrome,PCS)的基础病理原因是盆腔静脉产生曲张淤血,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的下腹疼痛,可具体为腹部感到坠胀、直肠感到不适、容易产生疲劳、月经失调、白带异及经期前会感到乳房发生胀痛等。这种综合症容易在30-50的年龄段产生,会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无法忽视的严重影响。本文分析研究了在临床中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采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所能产生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77例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被我院接受救治的PC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例,平均年龄为37.8±7.5、病程为4.5±2.8;第二28例,平均年龄为36.8±8.1,病程4.6±2.5;第三组26例,平均年龄为35.7±7.2,病程4.4±2.8,。比较三组PCS患者的年龄、病程、手术资料史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

给第一组的患者提供予灌肠法的治疗,在每晚患者睡觉之前把浓缩好的中药汤汁灌肠(除去月经期),1次疗程时长为为一个月经周期,需要进行3个疗程;给第二组患者提供益气活血散瘀的中药汤剂治疗,每天一次(除去经期),1次疗程时长为为一个月经周期,需要进行3次疗程;给第三组患者实施艾条灸点穴位法的治疗,为各个穴位针灸至少5分钟,至到皮肤红晕出现,每次进行不低于30分钟,每结束1次疗程(时长为一周),中间停止2天,再接着实施第2次疗程,为期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子宫长径、静脉内径、盆腔积液、静脉血流速度、疼痛的分值。通过数值评分方式评估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变化,选取0到10之间的数字代表疼痛的程度:无痛选择0;可以忍受选择1-3分;对休息睡眠产生影响需要接受治疗选择4-6分;有剧烈的不能忍受的疼痛选择7-10分。(2)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是否有想要再次接受诊疗的意愿及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通过问话访谈得到三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是否愿意再次接受诊断治疗。将满意度分为两个等级:“满意”、“不满意”,愿意再次接受诊断治疗为“愿意”、“不愿意”。临床治疗效果判定的标准:治愈:阳性的体征表现消失,选择的疼痛分值改为0,通过彩超检查没有发现淤血情况;显效:在接受治疗后患病的症状比治疗前有较好的改变,选择的疼痛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最低减少3分,盆腔静脉通过彩超检查发现淤血情况减少;无效:在接受治疗后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相比较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治愈和显效均视为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表示差异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子宫长径、静脉内径、盆腔积液、静脉血流速度、疼痛的分值。

治疗后第三组患者的子宫长径小于一、二组,盆腔内的积液少于一、二组,静脉的内径小于一、二组,静脉的血流速快于一、二组,疼痛选择分值低于一、二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第一组相比,△P<0.05;与第二组比较,▲P<0.05

2.2比较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是否愿意再次诊疗的意向及临床治疗效果

第三组的满意度、有效率分别为88.9%、100.0%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视为66.7%、87.9%;65.8%、86.8%,再次诊疗意向率为75.0%显著高于第一组、第二组的39.4%、44.7%,产生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第一组相比,*P<0.05;与第二组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最近几年来PCS发病率的逐渐升高,该病已成为临床重点研究对象之一。PCS属中医学的范畴,气血虚、肝郁、肾虚等均可导致静脉淤血瘀。湿毒多在胞脉空虚时侵入胞宫,凝结血液,使胞脉内气血不通畅,治疗时选用活血通络、除湿去浊、调经止痛的方法。[1]由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第三组患者子宫的长径小于一、二组,盆腔内积聚的液体少于一、二组,静脉的内径小于一、二组,静脉的血流速明显快于一、二组,疼痛选择的分值低于一、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病情有效率明显高于一、二组,愿意再次接受诊疗意向率远远高于一、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穴位艾灸法治疗PCS对子宫正常的恢复、盆腔静脉血流速度的提高、子宫对积液的吸收、盆腔迂曲静脉淤血的改善及疼痛的减轻均有良好的作用。[2]学位艾灸法在临床上据有极高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舒适度体验,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和愿意再次接受治疗的意向。[3]总之,在临床治疗PCS时穴位针灸法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秀管.穴位艾灸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5:79-80.

[2]唐晖.基于文献的艾灸疗法应用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6:101

[3]柏琳娜.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挖掘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1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