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三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三点思考

朱意

朱意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等于教条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建成,借助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不等于放弃自力更生。只有牢牢把握这三个要点,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社会主义;自力更生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告诉我们,一切从本国生产力实际出发,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等于教条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本质,要在发展的前提下坚持,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即“正确的要坚持,坚持就是发展;错误的要纠正,纠正就是发展;没有的要增添,增添就是发展。”

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生命力。作为一种理论,马克思主义也会有过时的时候,要想使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同各时代的理论作斗争,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世界潮流的转折期和迷茫期,马克思主义这道曙光出现了,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真理。想要使这一真理之光长明,就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内容,就要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应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总是灰色的,而实践永远是鲜活的,理论需要实践这一汪活水来不断滋养。在实践中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将马克思主义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应用到具体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看到切身的利益,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切身的体验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建成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漫长的,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强烈的社会阵痛,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会有失败,甚至会有倒退,但前进的的方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并没有完成使命,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扛在肩头,要逐步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最终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败甚至倒退。人类到今天的历史还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已成为主人的奴隶不会再次沦为奴隶。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回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是莫大的讽刺,一时之间许多人的社会主义信念开始动摇、崩塌,不再相信这个美好的世界蓝图。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不断强大给了人们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使我们愈发坚信,社会主义不是空想,而是可以实现的理想社会。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带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条路还有很远,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清我们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世界资本主义浪潮的包围中,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方能激流勇进。

三、借助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不等于放弃自力更生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原则不动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求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奴颜脾膝,卑躬屈节的表现。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人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如江泽民所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就是说中国不能闭关自守,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提倡新型安全观,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搞对抗,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是通过对话、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进步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加深,中国以新的面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为世界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充分说明了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四、结语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任重而道远,需要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在前进的道路上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常反思,总结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和教训。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还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建设,同时也要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时代新发展的潮流下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作者简介:

朱意(1990—),女,河南郑州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12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