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局灶性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肝硬化局灶性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

金华

金华(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超声诊断科528400)

【关键词】肝硬化超声造影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74-01

肝脏常可在一个小区内出现或为十分局限的病灶,可为单个,亦可多个。局灶性肝病可发生于肝脏的任何部位,其尺寸差别甚大,可小至3mm,亦可大至100mm以上,甚至占据肝脏的一叶或数叶。肝脏为右上腹的最大实质性脏器,它的前面、右侧面及一部分右后面均直接与下胸壁或右腹壁接触,而在肋下肝肿大病例或让病人吸气后屏气常可从肋缘下触到下角部的肝脏前面。因此,可从肋间、肋缘下或剑突下进行各种超声切面扫查观察。局灶性肝病可分为液性或实质性病变,有时为两种状态的混合,超声能予以鉴别;局灶性肝病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声像图上有一般规律可循,且在多数情况下判断准确。但有时在某些病例中鉴别十分困难。总的来说,超声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贡献甚大。它较常规CT能测得更小的病灶及易于区别性质。与肝动脉造影、CT、磁共振及核素成像等方法一样,为诊断局灶性肝病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原发性肝癌分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和其他原发性癌肿。原发性肝癌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毫无症状,有的在普查甲胎蛋白(AFP)升高后提出拟诊。但约33%的小肝癌其甲胎蛋白不高,甚至结节大于5cm直径时亦在正常范围。在我国不可能用CT或磁共振进行肝癌普查,而可用B超进行筛选。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声像图的单独特征可提示或排除肝癌的诊断。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2草案年收治的78例肝硬化患者,肝内107个肿块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比较,其中男性69例,女性9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5±1.9)岁,肿块大小1.0~3.9cm,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为阳性。全部病例经手术后病理或经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应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具备脉冲反向谐波成像模式,机械指数(MI)调节为1.0,探头频率2~5MHz。应用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用生理盐水5ml配成5mg/ml浓度的六氟化硫微泡悬浮液,震荡混匀后抽出2.4ml,经肘部浅静脉以团注方式快速注入,随之用5ml生理盐水冲注。超声造影前先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肝脏,记录肿块的位置、数目、大小及回声特征,做出造影前的初步诊断,然后固定探头,启动脉冲反向谐波造影模式,此时显示屏只显示肝包膜声像,只能接收来自造影剂的二次谐波信号。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超声仪内置计时器实时观察病灶内造影剂灌注情况及回声强度变化,超声造影的全过程用内置工作站存储动、静态图像,造影结束后回放图像,超声造影过程分为3个时相:动脉相12~45s,门脉相45~105s,延迟相106~180s。78例肝硬化患者肝内107个肿块经病理诊断17例肝硬化24个肿块为再生结节,4个肿块为炎性假瘤,2个肿块为肝血管瘤。55例肝硬化77个肿块为肝细胞性肝癌,6例肝硬化各取2个肿块分别为再生结节和肝细胞性肝癌。肿块在实时谐波超声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剂填充。表现为肿块内部回声较肝实质增多增强,增强的幅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退。13例肝硬化患者30个病灶,其中28个肿块彩超诊断为肝硬化结节,22个肿块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慢出,造影剂增强从病灶边缘开始增强至峰值呈环状结节性增强,2个肿块彩超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未见显著增强,提示结节,经病理证实。6个肿块彩超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中4个病灶超声造影表现动脉相早期快进快退,门脉相、延迟相病灶内回声低于周围肝组织,提示炎性假瘤,经病理证实。2个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病灶中心部各期始终未见造影剂充填,疑似肝海绵状血管瘤,后经病理证实。本组资料中有91.7%(22/24)为慢进慢出,仅于边缘部显示环状或斑点状、断续的血流信号。55例肝硬化患者77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其中61个肿块经彩超诊断,73个肿块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退,造影剂在动脉相快速充填,于门脉相快速廓清。肝细胞性肝癌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并以肝动脉血供为主(90%的血供来源于肝动脉),在理论上和病理上均具备了动脉相增强的基础,并且肝细胞性肝癌由于肿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短路发生率较高。因此,在造影过程中表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约有83.3%的肝细胞性肝癌造影改变符合此特点。本组资料中仅4个病灶为“快进慢出型”,后经超声引导下肝脏组织学活检,病理结果为肝细胞性肝癌。

参考文献

[1]于晓玲,董宝玮,梁萍,等.CPS及CCI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诊断肝局灶性病变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7):1080-1083.

[2]丁红,王文平,魏瑞雪,等.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肝肿瘤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5):728-730.

[3]谢晓燕,郑艳玲,吕明德,徐辉雄,徐作峰,刘广健,梁瑾瑜,黄蓓;肝血管瘤低机械指数连续成像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5期.

[4]吕明德;谢晓燕;徐辉雄;刘广健;徐作峰;郑艳玲;梁瑾瑜;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参照欧洲指南1015例临床报告[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06期.

[5]李康;丛淑珍;甘科红;赵晓虹;造影剂SonoVue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