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液抢救右室梗塞四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大量输液抢救右室梗塞四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李梅燕1李玉珍2

李梅燕1李玉珍2(1山西临汾市隰县中医院041300;2山西临汾市隰县县医院041300)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264-02

【摘要】目的在基层医院无血液动力学监测条件,治疗比较棘手的情况下,通过大量输液抢救右室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方大量输液抢救右室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四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结果大量输液可增加右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右房—左房的压力差,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室充盈压升高,从而提高左室排血量和动脉血压,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大量输液可纠正右室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并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右室梗塞心源性休克大量输液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65岁—75岁,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曾出现心跳骤停,复苏成功后,出现心源性休克。

1.2护理

1.2.1休息

患者入院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将头部及下肢分别抬高30度左右,以确保回心血量。

1.2.2吸氧给患者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L/分

1.2.3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及颈静脉充盈。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1.2.4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及时用药。

1.2.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2.6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护理。

2、典型病例

患者、男、71岁,农民,主因持续性胸部憋闷四小时于

2005年3月14日下午5时入院。入院查体:T,35.5℃,P,57次/分,Bp,90/5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冰凉,颈静脉不怒张,两肺偶闻干性罗音,无湿罗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57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ECG示:P—R0.28,QRS:Ⅱ呈rs型,Ⅲ呈rsr′型,avf呈rsr′型,S—T段:Ⅱ、Ⅲ、avf抬高0.15~0.20mv,T波:Ⅱ、Ⅲ、avf直立高耸,V1正负双向,V2~V6对称倒置。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I°AVB(房室传导阻滞)。

2.1治疗护理措施

入院后吸氧、扩容、对症处理,40分钟后心率47次/分,血压0/0mmHg,意识模糊,立即给予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10%G.S200ml,ivgtt5%NaHCO3100ml,地塞米松20mg,iv阿托品1mg,im又一小时后,心率62次/分,血压80/45mmHg,意识苏醒,ECG示:Af。到入院40小时,在升压药物维持下,血压仍波动在60-75/0-50mmHg之间,此时加做V3R,V4R呈QS型,ST上抬0.2mv,示右室梗塞。随补液3500ml后,颈静脉明显充盈,未出现浮肿及肺部湿罗音。严密观察下,第四天补液5500ml后,双足变温暖,血压升至100/60mmHg,第五天继续匀速补液6000ml,同时停用升压药物,以后逐日减少液量,病情平稳,住院三周痊愈出院。

2讨论这四例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入院时只描记了常规心导联ECG,故只显示下壁心梗,经常规抗休克治疗,病情无改善,血压不升,四肢仍冰冷。后加做V3R、V4R才发现有RVMI(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存在。因此,改变治疗方案,经大量输液后,休克纠正。RVMI并休克,单靠升压、强心、一般性输液扩容往往乏效。因为此时,右室收缩功能减退,不能充分地将静脉血泵入肺动脉,因此致左室充盈不足,心输血量减少,周围动脉血压降低,重要生命器官灌注不足,末梢微循环障碍。大量输液可增加右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右房—左房的压力差,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室充盈压升高,从而提高左室排血量和动脉血压,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这几例病例,笔者体会到,①、凡遇下壁心梗,应常规描记V3R—V6R,警惕RVMI,因为下壁梗塞极易合并右室梗塞。②、大量输液虽可纠正右室梗塞合并休克,但在基层医院无血液动力学监测时,仍要持慎重态度,应在严密观察下(包括颈静充盈情况,有无浮肿及肺部湿罗音出现等)逐日增加液量,等病情平衡后,再逐日减少液量,并且每日液量应恒速于24h滴入。

参考文献

[1]戴后清,节雪莉,吴小平.静脉输液配药器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

[2]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疗效分析当代医学2010,16(1).

[3]卢兰姣.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术的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4,3(3).

[4]邵迎春,刘绍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

[5]廖卫东.向不同部位静脉给药显效速度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