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就业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就业对策

丁方然谢其鑫

丁方然谢其鑫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387-0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医学院校从单一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和就业市场,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如何成为多学科医学院校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生为例,分析其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非医学生就业

随着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再加上高校的扩招,传统的医学院校教育体系已难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也对医学院校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医学院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扩大招生,招收非医学专业学生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因此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非医学生的就业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学院本科生就业面临问题分析

1.本科生竞争力较弱

根据数据显示,管理学院本科生就业率相比研究生较低,外地生源想要留下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每年管理学院招收的本科生中,调剂的学生占有很高的比例,在经过几年的培养之后,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并不认可该专业,因此他们在接受学院教育时并没有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锻炼,而是将精力投入到了其他方面,导致自身竞争力较弱。

2.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明确

很多管理学院毕业生并不清楚自身所学专业的价值,经过了几年的培养之后,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到哪些工作岗位上,也不清楚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只一味的随波逐流。据资料显示,毕业后在医药卫生管理岗位上从事相应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由于毕业生就业观念的不明确,给其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管理学专业竞争力较弱

每一个学科的成熟与稳定发展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我校的医学专业如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及护理学办学时间较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管理学院成立较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990年开始招生,工商管理专业1996年开始招生,信息管理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课程设置相对不完善,学科建设基础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培养的毕业生短期内难以在与其他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竞争中占有优势。

4.专业特色不突出

我校为中医药院校,但我校在培养医药卫生管理人才并没有突出中医药特色,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等均与西医院校相似,导致我校毕业生就业时没有突出优势,进入中医药管理岗位工作后也很难探索出适应中医药发展的管理模式。

5.社会认知度不深

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医生,这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向思维。所以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非医学生了解还不够,有些用人单位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医学院校的非医学生,这给非医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管理学院本科生就业对策

1.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

开设职业生涯辅导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学院培养,调节心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探索、发现自身潜能,使学生充分地认识了解自己的情况及外部社会的环境,以避免学生虚度光阴。

2.加强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学校、学院与学生互相配合。在医学院校里,医学生的就业方面比较明确,而非医学生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就业方向。因此学校使学生明确自己所接受教育的情况及将来的就业方向,这样学生自己才能够更好的评估自己的价值,并选择恰当的道路。

3.增强专业实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管理学院目前尚不成熟,这就需要学校与学院共同努力,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对我校管理学的发展机遇足够的重视,创造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完善本科生培养计划和方案,充分抓好教学质量控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高标准、严要求。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课程,学院应着重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如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作为医学院的非医学生,应首先扎实学好医学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管理学、计算机、经济学、法律等专业内容,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复合型人才。

4.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就业竞争力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在培养实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同时加入中医药特色,按专业不同的方向设置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成才条件、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