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项培元

项培元甘肃省民乐县永固学区734508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着小学生的文明气质,而且还影响一个人一生整体素养的衡量,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明了卫生习惯的内容和要求

小学生卫生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卫生、学习卫生和保健卫生,其基本要求如下。

1.个人卫生。要做到“五要六不”,“五要”即按时作息、睡前刷牙、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六不”即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2.学习卫生。(1)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做到“三个一”: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离纸一寸。(2)不在强光下和暗弱的光线下看书。不睡在床上、坐在车上看书。不在路上边走边看书。看书时间不能过长。眼睛疲倦了,要闭目养神或朝远处眺望。(3)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穴位要准确,每天二次。学生座位每周要换。(4)教室墙壁保持洁白,阴天要开灯看书学习,教室黑板保持漆黑无裂缝,不反光。上课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3.保健卫生。(1)每年体检一次,春秋定期预防两次,发现疾病及时治疗。(2)严防病从口入,不吃变质食物,不暴食暴饮,不偏食、排食,定时定量饮食。(3)人人有一块干净的手帕,不用脏手擦眼、挖鼻。

二、培养学生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1.精心布置教室,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当学生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的课桌椅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就会感受到“新家”的温暖适宜。教师及时通过开学初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学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舒适温馨的家需要我们用双手共同来创造。

2.注重表率,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1)仪表示范:老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2)语言示范:表情、语言都是一个人内在情绪的表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考的孩子,因此,教师更要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让良好的形象变为学生模仿学习的直接楷模,使语言教育内涵厚重,导之有力、有理、有据。(3)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不论是个人卫生、学习卫生还是公共卫生,学生就会在无声的示范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学会自我遵守、自我保持,主动学习教师的言传身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主题宣讲,提高认识。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可充分利用晨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卫生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活动。如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设立监督岗监督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学生卫生习惯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每周进行一次卫生专题广播,内容涵盖卫生习惯的各方面;播放专题录像片《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预防龋齿》、《刷牙的正确方法》、《青春期卫生教育》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卫生知识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对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其思想实际和存在的具体困难,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同时,让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制度约束,规范训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根据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

5.强化活动,促进养成。(1)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学校可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自己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2)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学校通过评比活动,可有力地调动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内化为卫生行为习惯。(3)开展个人卫生检查。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会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示范班级评比的依据。这样,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当然,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也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使他们真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