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用药理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高职《实用药理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曾琳玲1曾赟昀2

曾琳玲1曾赟昀2

(1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健康学院510663)

(2广州奇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10300)

【摘要】目前高职《实用药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为了使高职《实用药理学》教学方法更加符合未来岗位的需要,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对上述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用药理学;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17-02

Studyofinnovationteachingmodelof“ThePracticalPharmacology”invocationalcolleges

ZengLinling,SchoolofHealthandPharmacy,Lingn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663,China;ZengYunyun.GuangzhouQixingPharmaceuticalco.,LTD.,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300,China

【Abstract】Presentthetraditionalteachingmodeofhighervocational"ThePracticalPharmacology",therearemanydisadvantagesinordertomake"ThePracticalPharmacology"teachingmethodismoreinlinewiththeneedofpositions,thispaperputsforwardtheinnovationofteachingmode,anddiscussestheinnovationmode.

【Keywords】Practicalpharmacology;Innovativeteachingmode

引言

《实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以基础学科为基础(如生理学、病理学等)来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原理,同时又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严格审核处方、研发新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所以,药学专业的学生,学好《实用药理学》尤为重要。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给学生灌输书本上仅有的药理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思考教学思路和理念,不断的改进、优化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完成整个教学活动。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需要对药理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

1.《实用药理学》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1目前《实用药理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药理学教学的传统模式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较低[1]。另外,讲授内容缺少临床实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将所学药理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只是被动记忆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学习难度大,而且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1.2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必须实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因此,《实用药理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按照新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

广东岭南职业学院的俞仲文校长在《高职教育当前的重大使命:培养千千万万技术革新能手》一文中提到,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必须实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其中,人才规格确定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我们在高职教育中要落实好“七个原则”[2]:(1)“双需求”原则(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来设计课程体系。(2)按照“双训练”要求(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以构建和更新实践教学体系。(3)按照“双并举”方针(实务教育和创新教育)来充实教学内容。(4)按照“双考核”标准(技能考核和技术应用考核)来完善评价体系。(5)按照“双基地”思路(既是技能训练基地,又是技研训练基地)来建设实践基地。(6)按照“双大赛”规格(创新创意大赛和技能大赛)来重构学生能力架构。(7)按照“双功能”目标(既是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源,又是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来确定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定位。因此,《实用药理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按照新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

1.3药师职责转型呼唤《实用药理学》我们有必要对创新教学方法实施进行研究

目前,药师的职责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表现为: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药品供应型药师(以采购、调拨、供应和保障临床需求为主);70年代―80年代的化学质量型药师(以分析、研究、监测和提高药品质量为己任);80年代―90年代的药品临床型药师(以下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学求发展);90年代―21世纪初的药学服务型药师(提供药学服务、承接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科普宣传、信息积累、全方位和全程保证公众健康)。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药师工作已赋予了新的使命。在这种形势下,《实用药理学》的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对其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施创新的教学方法。

2.《实用药理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2.1建立药理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并建立相关的案例库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3]是将具体病例引入药理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举出病例,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学习方式。其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药理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建立药理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目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需要建立相关的案例库。

2.2将处方分析纳入药理学教学中,并建立适合药理学教学用的各种正确的和错误的处方库。

如果能在药理学教学中例举一些临床用药的处方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处方用药剂量是否正确,使学生在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同时,又巩固了药物剂量在处方中的重要性。处方中给药方法正确与否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不同给药方法可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给药方法在进行处方练习中必须强调,处方中配伍用药恰当与否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药物的配伍应用在处方中较为常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或先后应用,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在临床上有些药物联合使用是必需的,通过联合使用使得药理作用增强,有利于疾病好转和缩短疗程,而有些药物联用易造成药效下降或出现新的毒副作用,因而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可致药源性疾病。在处方中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配伍用药,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疾病和医疗事故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更应该掌握。对于一些配伍禁忌的药物,除了进行强化记忆外,还要针对性出一些配伍错误的药物处方进行练习,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有关药理相关知,指出处方中错误之处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如讲授洋地黄药物时,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分析处方内容是否正确。

2.3开展问病荐药大赛、处方分析大赛、药理学知识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目前不少药店的店员存在问病荐药技能低: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尤其是医学知识欠缺,从而造成了不合理的指导用药。缺乏主动询问病史的习惯:缺乏对临床常见病诊断的基本常识,从而不能根据顾客的实情正确指导顾客使用药物,问病荐药技能缺乏技巧,从而造成不合理的指导用药。而我们的学生很多将成为未来的药师,应该通过教学的改革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开设问病荐药大赛、处方分析大赛、药理学知识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组织活动能力。通过这些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而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上述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只是启动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依据药店药学工作的各环节设计主体,学生亲自参与各环节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出发,使药理学知识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分散的知识结构与专业需求有效融合,使知识的学习过程和运用过程得到平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以其灵活的教学方式,新颖的内容,寓教于乐,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4将相关疾病视频,阐述药理学机制的动画,药物的故事等视频引入药理学的多媒体教学,并建立药理学相关视频库。

我们药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诊断学、内科学等临床课程,对于药理学课程中涉及的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诊疗原则等知识十分缺乏甚至空白。现在基础课程教学课时十分紧张,药理课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详细介绍临床应用或不良反应中出现的各类疾病的有关知识,再加上各系统药物数量较多,代表药和常用药涉及的药理知识庞杂,造成90%的药学专业学生反映药理学这门课程很难,不仅枯燥而且难记。针对药学专业学习药理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一重大难题,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实际,利用现行多媒体技术,组织收集整理并剪辑短片或自行设计制作的Flash,直观地以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形式,简介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植入这些简短(几分钟左右)的临床医学相关视频,让没有缺乏临床医学知识的学生们,对某一疾病的表现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药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具体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内容。另外,我们还将现代药理科学前沿的最新进展和社会媒体对药物应用的有益报道,用同样方法融人课堂,帮助学生了解药理概况和进展,不仅提高学生课堂信息量和掌握程度,又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美化了教学课件,提升药理教学质量。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药理学相关视频还不够丰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建立有一定规模的药理学相关视频库。

上述的改革措施我们已经实行了2年,通过《实用药理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培养出比以往更符合企业需要、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高职院校实施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校在2012年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赛果欠佳,参赛学生的成绩排在全国各选手中最后几位。而在《实用药理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2年后,今年本校参加2014年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的医药购销员工种的比赛,荣获"医药商品购销员单项团体三等奖",“团体三等奖”。本校学生在医药商品购销员比赛中排名18(共60人参赛),荣获医药购销员比赛个人三等奖,是广东选手中唯一获奖的选手(广东一共有四所院校参加这次医药商品购销员工种的比赛)。该比赛中药理学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我校在此次比赛中的明显进步也说明了《实用药理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霞,顾锦华等.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72-774

[2]俞仲文.时代呼唤高职教育3.0版[N].中国青年报.2013年01月14日11版.

[3]方燕燕,王琳琳,李海霞.病案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医药学导报,2010,7(24):107-109.

[4]韩迪.高等职业教育中药理学教学的改革[J].内蒙古中医药,2010,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