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护理操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心肺复苏术护理操作体会

徐丽莹

徐丽莹

(解放军208医院门诊部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心搏呼吸骤停是医疗救援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遇难者的唯一途径。为了使更多的猝死病人得到更高质量的CPR急救,2010美国心脏协会重新修订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首先保障了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但是对于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有异物猝死病人的心肺复苏,可否应采用A-C-B方法,即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A),再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B)的方法实施心肺复苏。

【关键词】猝死;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263-02

2010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简称CPR),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min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1]。心跳呼吸骤停是医疗救援最紧急的情况,据资料统计: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心跳停止4min内进行CPR—BLS,并于8min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强调黄金4min:通常4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min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如何科学的应用CPR,2010年发布CAB方法比2005年ABC方法,先进行体外按压,建立重要器官血循环争取了时间,增强了CPR的科学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人看法是:实施CPR时,应当考虑到在进行胸外按压心脏时,肺部有一定量的收缩与扩张,气血交换,气道开放有利于气血交换,清除口腔异物可以防止固体阻塞气道和进入气道。

1.心肺复苏探讨

1.1评估患者

第一步:确保现场环境安全,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

第二步:现场单人急救时,急救人员在病人的右侧,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肩头,另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肚脐,两腿分开。

第三步:判断有无意识:可以轻拍病人双肩,呼唤双耳。大声叫病人名字或呼喊“同志,你怎么了;同志,快醒醒”。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同时立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附近医院电话。注意:不要过分摇晃病人的头部和身体,如颈椎损伤,过分摇晃病人的头部和身体可加重损伤。

第四步:解开衣领。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要领: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成人下颌骨与地面成直角。托下颌法:适用于颈椎损伤病人开放气道。要领:抢救者居于病人的头顶侧位,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指,抬起病人的下颌角,用拇指推开口腔。

第五步:判断病人的颈动脉搏动和呼吸两项同时进行。

(1)颈动脉搏判定:抢救者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伤病者的喉结中线外2横指处触摸颈动脉10s,念出:1001、1002…1007,建议触摸近身侧颈动脉。

(2)呼吸判定:用看、听、感觉的方法,判定有无呼吸。在颈动脉搏判定时,抢救者左面部贴靠伤病者鼻口部,感觉、听有无气流通过和呼吸音,将右手放于患者剑突处,感受胸廓有无起伏,同时念出1001、1002、…1007。

1.2人工循环胸外按压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

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第一步:打开伤病者上衣,暴露出胸部,有腰带要将腰带解开。

第二步:按压位置:胸骨正中线与乳头连线交汇处,按压30次。

第三步:按压手法: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双肩正对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注意: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念出:01、02、03…30,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第四步:按压深度和频率:按压的深度成人为大于5cm,以可触及到颈或股动脉搏动为有效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儿童和婴儿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按压深度大约4cm,儿童大约5cm。

1.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捏住鼻子,口对口呼吸,呼气量500—600ml/次/秒,日常抢救中,吹气量以病人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吹气后,松开捏鼻子的手,让气流自然排出,再进行第二次呼气。

2.体会

(1)在识别患者心脏停搏后10秒内立即开始实施胸外按压。

(2)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每连续实施2min(5个30:2)观察病员反应,或更换操作者,直至医护救援人员到达,否则CPR不能间断,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壁完全回弹;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s。

(3)避免过度通气。预防措施是充分打开气道、吹气平稳、时间不超过1s,在心肺复苏正在进行时,切勿移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中或者患者当前的姿势或位置不能使施救者有效进行CPR,当患者头颈部有损伤时,搬动患者应使其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4)念出的1001、1002四个数字为一秒钟,胸外按压念出01.02…30均为两位数,可以达到匀速按压的目的。

(5)心肺复苏有效指征:观察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3.心肺复苏分析

在胸外心脏按压时,肺脏有一定量的收缩和扩张,气管有气流运动,先开通气道和清除口腔异物,有利于气血交换和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参考文献

[1]蒙定水,孙素红,韦斌,等.生脉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兔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应用时机研究.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