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防治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乔娟

乔娟(汉中3201医院呼吸科陕西汉中723000)

营养支持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减少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修复创伤组织,控制感染和促进机体康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营养支持方式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系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能量及营养基质的营养治疗方式。

1临床资料

我科2012年3月—2012年4月肠内营养30人,均为鼻胃管喂养,患者年龄为44—83岁,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气管插管患者24例,气管切开患者2例,昏迷患者4例。

2护理

2.1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下胃管时,应先清理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清洁一侧鼻腔,抽尽气囊内空气,待胃管顺利插入胃内方可向气囊内充气,必要时可借助导丝插入胃管。

2.2给病人进行鼻饲时应将病人置于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经常检查胃潴留情况,如果胃内潴留液体超过150ml,应停止滴入。

2.3输注营养液时速度不宜过快,每天4—6次,每次250—500毫升,速度为20—30ml/min,每次30-60分钟,每次喂养前后均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每次冲洗的夜量至少为50ml,

2.4每日应记录病人的液体出入量营养开始阶段,应每日查尿糖及酮体,以后改为每周两次,定期测定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

2.5一旦有误吸,立即停止喂养,尽量抽尽胃内容物,用负压吸引吸出气道内异物,叩拍背部,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出气道内食物残渣及液体。必要时行气管镜镜下清除异物。

2.6营养液应现用现配,配置营养液的器具在每次喂养之前应严格消毒,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留置胃管应做到每周更换,胃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好固定于床旁。

2.7加强护理监测,掌握熟练操作技术,选择直径细质地软的喂养管,给口腔护理每日2-3次,每天检查鼻、口腔、咽部有无不适及疼痛。

3结果

通过全科护士的精心护理由于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只出现3例患者轻微腹泻,杜绝了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体会

危重患者由于能量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加速,无法由口进食,应尽早给予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经济和安全的优点,对具有胃肠道功能的病人应作为首选。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有鼻咽部不适,鼻咽部粘膜糜烂和坏死,鼻部脓肿,急性鼻窦炎,声嘶,咽喉部溃疡和狭窄,气道食管瘘,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糖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吸入性肺炎,营养液及喂养管引起的感染。在营养支持的全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监护营养治疗的效果,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于康.临床营养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