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素质教育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3

医学生素质教育之探讨

高尚举

高尚举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74000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活动。对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医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质、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品格和灵活有节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国家、人民、社会的责任感。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活动。对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轨迹

“素质”一词来源于生理学,是指人的有机体先天具有的生理特点,主要指人的神经系统、大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的生理特点。这种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能力形成发展的前提,也是人后天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能力的物质基础。“素质”一词从自然科学领域被引用到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演绎成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且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对于素质教育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考查。从静态角度考查,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产物。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从战略高度集中揭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最早表述。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的素质教育模式形成。

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实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从此素质教育在全国展开。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突出内容,并且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国逐渐形成高潮。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至此素质教育上升到战略主题的高度。

素质教育从动态的角度考查它又是一种教育活动,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内涵一般认为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专业素质是主体,人文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保障。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生活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作为走向社会的医学生,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迫切需要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第一,医疗服务市场不再以卖方市场为主,而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第二,学生不再是“统包统分”,而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第三,医疗服务的内容不仅仅是治病,而且包括预防、保健、心理、康复、美容等;第四,医疗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第五,医疗服务以经济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医学生走向社会就必须接受社会赐予的就业、生存、竞争、发展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改革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为医学生的立身、创业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服务国家和社会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宗旨,不断丰富和发展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积极探讨医学生素质教育的规律,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生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优秀专业技能、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1.精湛的专业技能

一位医务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是立足的根本,否则医生就不是名副其实的医生,护士也不是名副其实的护士了。古代的医圣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毛泽东也说“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每位医学生走进行医的行列,立刻面对的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医生在治病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对患者带来终生痛苦,给自己带来终生遗憾,给单位带来无限麻烦。近几年医患纠纷较多,这与部分医生医术不精,责任心不强不无关系。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医学生将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在学校只有通过长期的刻苦学习,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正确地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承担起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理论时,一方面,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懂,并能回味反思,确实做到“授业解惑”。尤其要联系正反两方面的医案,不仅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经验,还要了解反面的教训。另一方面,带教的临床教师要言传身教,亲自传授学生临床医疗知识、护理知识,并通过指导他们对患者问诊、查体、书写病历、制定诊疗计划等,培养他们实际动手操作、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国民教育的基本原则。医学生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古巴诗人、民族英雄、伟大的思想家何塞.马蒂说,人生“最困难的职业就是怎样为人”。“行医”先学“为人”这是首要。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还要有高尚的品格。古人把“医术”称为“仁术”,足见医德之重要。在看病行医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救危扶困、仁爱救人、不谋私利、廉洁行医。可是现在的某些医生“手持医刀,先要红包”,“处方一开,回扣要来”,与先师门相比不觉汗颜吗?尤其是对医学生影响极坏,他们还没入行,就学会了随病号“搭车”。如果不防微杜渐,必将后患无穷!

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培养一个品格高尚、廉洁自律、医术精湛的医生所具备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大学教育,教师就是他们成长的阶梯。

古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还要精心塑造他们的品格。要时时提醒他们免受社会上浮华与享受的影响、追逐金钱与名利的引诱。要教育他们像“楷书”一样,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地做人。青年学生模仿性强,热情高,善于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3.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

一个彬彬有礼、知识广博的医生,首先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增加了患者配合医生共同治愈疾患的信心。不仅如此,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在医学发展史上,疑难病症的发现、治疗、预防,医药、医疗器械的发明创造,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密切相关。中医理论最早就是以中国哲学作为自己的载体来表述的。据说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后,礼请当时的诗坛领袖王世贞“赐一序言,以便此书有所依托,得以长久流传”。离开了文化不可能有成文的医学理论,也不可能有医学的高速发展。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哲学、美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医学院校不可能全部开设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但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比如办学术讲座、文学赏析、歌舞晚会、书法绘画展览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既陶冶了情操,又活跃了校园。

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医学中蕴含着美学,外科医生、皮肤科医生、整容科医生等在拿起手术刀时,不仅想到治病,而且还要想到术后美不美,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审美素质就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素质是审美涵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机统一。审美涵养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美的修炼和培养,它包括审美经验、阅历、认识、理解和把握等。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外在的对于美的鉴别能力和表现能力,它包括审美感受力、鉴别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只有通过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教育相结合才能完成。

4.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品格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医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勤奋学习、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度、广度、交叉度、转化度,广泛地储备知识,及时地更新观念,才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比如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文献检索搜集资料、积累资料、获取信息、从事研究或撰写论文,勤学不倦,持之以恒,成功就在你面前。

医学生要培养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遇到困难不低头,碰到挫折不自馁,顽强拼搏,不断进取,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5.灵活有节的沟通能力

近年来,医患纠纷逐渐增多,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项任务。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患者一方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医疗条件、服务质量也高了。从前的中国人买药从来不问药的价格,有句俗话说,“黄金有价药无价”。到医院看病,没听哪个人说:“你给我打几折?”可是,到了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医患关系立刻变成了商品关系,买药可以打价,看病可以打折。这让老实巴交的中国人惊愕,给原本比较简单的医患关系带来冲击。从医生一方来说,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也传到这块本来圣洁的地方,某些医生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横鼻子瞪眼,缺少亲情和耐心。医患冲突、碰撞于是产生了“火花”。作为教训,医学院校应该从学生抓起,培养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一个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医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关爱患者外,还应有灵活有度地的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医生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倾听他们的呼声,耐心有序的解释病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向患者家属了解发病原因,介绍病情、诊断、检查、治疗、用药、费用等。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无私的关爱,真诚的尊重,百般的呵护,怎会暖不热病人的心。人是有自尊的,患者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你做了,只要你付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能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1985年05月27日《人民日报》。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1985年05月27日《人民日报》。

【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1999年02月25日《光明日报》。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2010年05月06日新华网

【5】胡锦涛《确保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N]2010年07月15日京华时报。

【6】转引自1941年毛泽东给中国医科大学题词。

【7】(古巴)何塞.马蒂《我们为什么活着》。[M]

【8】李时珍《本草纲目》[M]197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