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易国栋

易国栋(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1495)

摘要:职业教育已进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时期,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很多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谈谈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模式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工作过程一体化机电技术应用课程体系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现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机械与电气结合专业,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使原有的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机电技术应用也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新成员。从数控机床到数控加工中心、从自动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和机械手等,这些机电产品都是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融合的产物,由此可见,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将逐渐增多。职业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起步较晚,教学计划、教材相对滞后,各学校与企业只能在摸索中自行组织安排。我校近几年来尝试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重构,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一体化为导向,以实用技能培训为重点,结合大量的典型实例,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显得至关重要。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1.专业的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根据就业导向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成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研讨完成。人才需求与专业的定位是专业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中级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进行普通机电设备、自动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等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和技术服务等相关的工作。

2、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把理论和实训课进行整合和优化,把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理论实训一体化、课堂教学和实习车间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职业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整合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作为理论指导,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以相关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即职业性。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工作任务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并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选择、组织课程内容,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在内容上体现其综合性。在教学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引进企业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在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即实践性。具体方法如下页图一所示。

三、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在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建设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学校教育,最终是要靠一门一门的课程、一节一节的课程教学来完成。我们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广东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一致,学生的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专业课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见图二。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学科体系课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课程结构。学科体系课程的结构是学科知识,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结构是学习性工作任务。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教学方法选择取向的不同:学科体系课程重知识传授,因此多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讲,学生听,实践课与理论课分开安排,实训项目以验证为主,没有明确的任务载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能将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集成在一起,因此选择在实训场所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训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遵循“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一开始要求教师领着学生做,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做,最后布置任务由学生自己做,教师讲授越来越少,逐渐成为咨询指导的角色;学生动手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完成任务的主体。只有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与学习方法的能力和沟通协作、安全环保意识等社会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在学生学习中始终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在任务训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应该以任务为载体,加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考核方法采取能力本位考核方法,其强调的是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检测的是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完成的成绩。能力本位考核通常采取工作样本测量,即从某岗位中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工作样本),然后根据被考核者完成这些任务的实际情况,推断他们是否获得了相应的工作能力,测验情境要求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似。实际考核操作是每一学习情境都做好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采取“实施+自查”与“任务+评价”双闭环评价方式,使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采取“加分”的欣赏式激励取代“减分”的处罚式评价;加强每个学习情境对应项目的过程考核,综合考核学生能力,评价学生。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指出了一些待改进的方面,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五、结束语

经过以上步骤,虽然基本构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但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开发需要经历一个“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情况反馈总结——课程体系调整和修改——教学实践——教学情况反馈总结——课程体系调整与修改”的循环过程之后,才能使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得以全面和完善;而且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与学生、与教师、与校企合作单位、与社会相应工作单位、与学校进行多方面的协调和沟通。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3]俞建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4]韩景丰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课程设计.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