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分析

郭强

新疆博乐市第五师八十一团学校833411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强的自然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能够对物理知识的概念和理论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在向抽象思维转变,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物理知识内容难以理解,会习惯性地依赖以往的学习经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给学生解答问题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逻辑思维。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与磁》中“电动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可以巧妙地设置问题: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实验,并且思考一下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可以调换吗?应该怎么实现?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会自主地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当学生回忆到奥斯特实验的时候,就会明白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通过这一知识点,学生就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如果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系的话,那么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是可以改变的。通过这样假设,学生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和探究,通过将实验中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进行调换,然后观察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就可以证明假设是否成立,经试验证明假设是成立的。在这样的探究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面对新的物理问题有时候会用到以往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系统化建设,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能够进行网络化的构建。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讲解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还应当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内容,让学生知其一亦知其二,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物理知识进行本质的理解,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大胆地设想,勇于创新,并且做好实验的记录,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总结。在课堂实验学习之后,学生应当对物理实验的结论进行总结,反思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且积极改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中“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实验的演示,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教师调整好天平的平衡度,对不同形状的石头进行质量的测量,让学生记录好数据。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测量石头的体积。首先在有刻度的玻璃杯中装满水,通过刻度测量出水的体积;然后用细绳绑住石头,将其浸没在水中,再取出石头,通过刻度得到剩余水的体积;最后通过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出石头的密度。通过这样一个常规的实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同学们,现在如果只有一个量筒或者天平,应该怎么测量物体的密度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通过反复的实验验证,最终得出了计算方式。

三、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内容自主设计实验,强化对实验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和生活的重要联系,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演示教学实验,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同时教师应当重视课外实验内容的教学,在对其选择时应当注重实验的探究价值以及实验的意义,可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对“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的学习后,对于误差和错误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通过课堂的实验教学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选择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记录测量数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发现,不同的测量方式和读数方法都会造成测量中的误差。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季守峰试论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6,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