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赵花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教师诊断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调节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法。研究发现,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无效提出的现象、教师过渡引导和学生思考时间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有效提问;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课堂效率的高低的一大决定性因素。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在掌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情况下,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达到学生知识的再构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一种提问。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诊断和检测的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也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一)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课堂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对小学课堂的观察,发现老师提问较多时学生的注意力较提问少的集中,一方面是学生担心回答不出来教师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答对问题,获得老师的赞扬,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增大学习积极性。

(二)有效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诊断的一种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是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前提,学生学习情况的获得需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诊断,诊断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例如测试、作业,但最主要的也是应用最多的诊断方式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又会对提问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准确诊断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课堂有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调节课堂气氛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良好的课堂管理和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是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思考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仅仅要求具备课堂的管理力能,还应具备课堂气氛的调节能力。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节除了课堂管理外,课堂有效问也是重要方法。

二、小学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不出

通过对小学课堂的观察和对小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无效提问现象突出

所谓的无效提问是老师不经过设计、脱口而出,学生不用经过思考就可以说出简单的答案。最常见的无效提问有“对不对?”、“好不还?”、“会不会?”、“是不是?”、“想不想?”“喜不喜欢?”等。这样的问题,老师常常得到的答案是“对”、“好”、“会”、“是”。而此时回答出来的答案是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脱口而出的,对教学效果的诊断没有任何价值。另一种更糟糕的回答是“不喜欢”、“不想?”等,此时的答案学生也是不加思考,并且带有负面情绪或者挑逗心理的情况下说出来的。遇到前一种方式的回答,教师往往继续教学。但遇到后面情况的回答,这时候教师往往会出现“尴尬”状态,或者自我效能感降低。

(二)教师的过渡引导

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的过渡引导。教师的问题在暗示学生答案是什么,学生缺乏自己思考和想法。当学生的答案与自己所预设的答案有出入时,教师甚至直接打断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后面的回答往自己的“标准答案”方向引导。在对老师的采访中,老师认为课堂时间有限,等学生回答出答案来,教学内容将很难完成。而事实上,长期的教师的过渡引导,学生反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削弱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教师往往把问题抛出以后就接着提问学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往往处于紧张快速说出答案的状态,这样会使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教师评价少

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学生回答对了,就简单的跳过,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没有回答对就接着喊另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少,或者评价过于简单,对学生回答反馈较少。课堂提问本身就是一种诊断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教师对诊断结果没有做出评价,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三、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小学课堂提问中还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针对目前小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项策略。

(一)提问目的的准确

教师在的课堂提问是事先准备好的,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心理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精心设计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无效提问。精心设计的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目标的达成。

(二)课堂提问要注重启发性,避免过度引导

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思考。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选取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来提问,这样最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1]

(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积极评价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评价。评论可以是老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的评价不能出现对学生的打击和否定,更多的是从正面的鼓励性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是答对时其他学生的掌声,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丁小东.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现状及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