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郭太礼

郭太礼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人民医院545200

【关键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循环周期;按压有效性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建议双人或者是多人在场实施心肺复苏的时候,应该每进行2分钟或者是每进行5个周期时,更换按压操作人员。因为临床研究发现,当操作人员在进行了2分钟或者是5个周期之后,其按压质量就开始出现下降,因此按照以上规律进行操作者的更换能够很好的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和按压质量,从而有效的促进患者复苏。这一规律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但是该规范对于国内患者是否适应还尚未有相关的研究说明。我院为了探讨改规范是否适用于国人,并且更好的研究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有效性的关系【1】,为临床应用胸外按压促进心肺复苏提供依据,为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健康提供最佳的方式【2】。特对我院若干医务人员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现就将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报道,以期为临床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我院的若干医务人员,在对医务人员进行简单的仪器使用培训和讲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考核。

1.2研究方法

临床用于胸外按压试验的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是有上海弘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心肺复苏模拟人能够对医务人员操作时的时间、平均吹气量、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正确率、按压错误率、按压错误类型以及按压手法错误等各项指标进行自动记录【4】。

在进行考核之前,首先对所有参加考核的医务人员进行持续半小时的培训,主要是让参与考核的医务人员对复苏模拟人的各部分进行熟悉【5】。熟悉之后,每位医务人员每次进行5个周期的胸外按压操作,其中1个周期包含的是胸外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6】,在医务人员完成5个周期的胸外按压操作之后,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会将其胸外按压操作的各项指数进行记录,并通过打印机打印输出【7】。胸外按压过程中的数据指标为,4-6cm之间的按压深度为操作正确,其余的偏轻或者是偏重都为不合格【8】。

2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5个循环周期的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发生按压过重的概率为1.22%-3.30%【16】,组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幅度过浅的发生率依次是4.75%、9.09%、10.91%、18.18%和25.06%。从本组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从第4个按压循环周期开始,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的有效性已经低于了82%,出现按压过浅的操作失误人员显著的增多【20】,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考核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有效性与按压循环周期呈现负相关性【9】,即胸外按压有效性随着按压循环周期的增多而降低,并且胸外按压发生错误的人数和次数增多【10】。而导致按压质量发生变化的临界时间点就是按压进行2分钟或者是5个周期时,这一结论与国际CPR指南中给出的建议是一致的。因此,本次研究也建议,按照每进行2分钟或者是每进行5个周期时,更换按压操作人员的规范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操作,能够很好的确保按压的有效性和按压质量。

3讨论

胸外按压促进心肺复苏是一项基本的救命技术【11】,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证医务人员在按压过程中按压的有效性和按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进行拯救时,按压过程中的24%-49%的按压时间是无效的,不是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12】。而在整个胸外按压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心脏幅度过浅占到40%,按压过浅是导致按压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胸外按压心脏过浅的主要原因是疲劳【13】。鉴于以上由于疲劳而导致的胸外心脏按压过浅而使按压无效的原因,国际CPR指南【14】特别做出了强调,建议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的过程中,每进行2min或者是每进行5个周期的胸外心脏按压就应该更换医务人员继续进行按压,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医务人员的疲劳而导致出现按压过浅的现象【15】。在我院进行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患者进行5个循环周期的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发生按压过重的概率为1.22%-3.30%【16】,组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胸外按压过重的原因,可能与医务人员在考核状态下心理紧张,从而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对按压力度进行掌控有关【17】。因此,还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素质和按压力度的培训,使其能够在任何状态下都保持冷静的心态,良好的掌握按压力度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18】。

本次研究中还发现,随着胸外按压循环周期的增多,胸外心脏按压幅度过浅的操作失误医务人员也逐渐增多【19】。研究中的1-5个按压循环周期中,按压幅度过浅的发生率依次是4.75%、9.09%、10.91%、18.18%和25.06%。从本组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从第4个按压循环周期开始,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的有效性已经低于了82%,出现按压过浅的操作失误人员显著的增多【20】,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现象表明随着按压循环周期的增多,当达到第4个周期时,医务人员出现疲劳【21】。

研究结果表明,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有效性与按压循环周期呈现负相关性,即胸外按压有效性随着按压循环周期的增多而降低,并且胸外按压发生错误的人数和次数增多。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时,要严格按照国际CPR指南的建议,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2min或者每5个周期就应该更换医务人员继续进行按压,以此来提高按压有效率,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22】。

参考文献:

[1]沈洪.扫描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l)——修改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17(4):197-199.

[2]李春盛,杨铁成.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5(3):278-230.

[3]赵成壮,郭文勋,陈三金,等.危重患者心肺复苏的氧代谢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9):376-379.

[4]沈洪,武建军.《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系列讲座(l)——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LS)[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13(3):51-58.

[5]何祥杰,林华,谢文忠,等.胸外心脏按压机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7(6):371-374.

[6]李亚敏,张宏亮,贺志飚,张东山,邱双发,荣耀.心肺复苏中基础及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优化实施的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17(9):453-455.

[7]李少波,熊二刚,尹彦芬,张梦云.指脉氧监测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1(11):2864-2866.

[8]赵向明,刘华江,郑晓晓,吴天硕,潘杰,等.人机协同心肺复苏方式与普通心肺复苏方式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9,3(19):7854-7856.

[9]胡景春,刘晓梅.院前心肺复苏的治疗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3):895-899.

[10]刘雪,姜姗姗,袁杰.现场心肺复苏实际操作中的常见误点剖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2(14):79-80.

[11]李立平,陈治国,张国良.情景模式下心肺复苏培训考核方法探讨[J].河北医药,2009,15(9):259-261.

[12]何忠杰,郭旭升,陈东,张宪,李东伟,党伟,文宇,彭国球,程尉新,林洪远.危重病人心肺复苏的氧代谢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6(16):6580-6581.

[13]马小玲,朱杰,刘红梅,蒋华山.不同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5(9):35-37.

[14]巴延钦,马玉华,王红霞.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有效性的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2(16):99-101.

[15]张博,穆炜,王炳红,刘海鹰,温丹鹤.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培训及有效性[J].吉林医学,2011,8(25):2641-2643.

[16]林钊华,梁金梅.纯胸外心脏按压术在老年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0(10):498-499.

[17]蔡文伟,袁永生,费敏,张可.心肺复苏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A].2007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23-24.

[18]隋向前,邓旻,周燕华,徐颖,朱仕兵,王平.新法心肺复苏对急诊科复苏效果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43-44.

[19]唐维海.培训群众“心肺复苏”的探讨[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21-22.

[20]张敏,王文君.心肺复苏器复苏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14-16.

[21]刘瑛琪,钱方毅.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五)心脏骤停的处[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1(21):23-24.

[22]蔡文伟,袁永生,费敏,张可.心肺复苏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9,28(4):87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