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黄梅戏进校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我看黄梅戏进校园

韦京东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该文为《黄梅戏进校园研究》CEFA2018002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成果之一)

摘要: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调研、分析和探究,我以为,黄梅戏进校园有三个阶段,即进学校、进社团和进课堂。黄梅戏从进学校的院团演出到进社团的请排自演,直到今天或今后进课堂的普及学习,进课堂应是黄梅戏进校园活动的精准落地。作为安徽唯一的一类剧种,黄梅戏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能让每一位同学真正感受和享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戏曲美育的艺术魅力,意义深远。

关键词:黄梅戏;进校园;进课堂

一、我看黄梅戏

黄梅戏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3年在省会合肥成立了黄梅戏第一个国营剧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5年出品、56年上映了首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1956年拍摄了首个黄梅戏纪录片《夫妻观灯》,黄梅戏在进城后的第一个年代奇迹般地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在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的第一代艺术家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度梅开”的黄梅盛况。当然,形成的外因还有东南亚以邵逸夫为代表的邵氏黄梅的30余部黄梅调电影。

黄梅戏进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是黄梅戏现代戏或政治戏的发展期,积累和丰富了一定现实题材的现代戏作品,如《江姐》、《丰收之后》、《红色宣传员》、《党的女儿》、《红霞万朵》和《军民一家》、《小店春早》、《渡口》等,还有样板戏的移植。

黄梅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黄梅戏枯木逢春,上演了大量的传统和古装舞台剧和电视剧,在以马兰、韩再芬、吴琼、黄新德和潘启才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艺术家的影响下,形成了“梅开二度”的黄梅盛世,同时,形成的外因也有以胡连翠、吴文忠和曹建坤等黄梅电视艺术家为代表的百余部集黄梅戏电视剧、电视连续剧、音乐电视连续剧和电视剧,如《双莲记》、《西厢记》、《郑小姣》、《天仙配》和《严凤英》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黄梅戏一如雨后春笋,蓬勃向上,又如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从众多的舞台剧到大批的电视剧,还有一些艺术电影和动漫剧以及3D威亚声光电舞台剧,从音乐电视连续剧到网络音视频,从多媒体到自媒体,黄梅戏与时俱进,发展态势突飞迅猛,再次成为最受受众喜爱收听、收看、点播、点击的戏曲剧种,得到了广大听观众的欢迎和追捧。

2014年新文艺之风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2016年安徽试行戏曲进校园活动,同年在合肥正式启动,黄梅戏活动在校园特别是中小学如火如荼。

二、我看进校园

不难发现,黄梅戏不仅面临着自身专业队伍的“断档”危机,值得关切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特别面临着观众群的“断层”——青少年观众的断代。其实,这种危机早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由于党和国家的不断重视,举措及时,措施准确而得力,“戏曲进校园活动”已经在大中小学全面深入展开。活动要求一年一场院团进校戏曲演出,戏曲社团丰富多彩,活动实现“一盖”、“三化”,即全覆盖和普及化、常态化、机制化。然而,当下黄梅戏进校园不平衡的现状令人堪忧,小学看似如火如荼,此消彼长,中学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几年过去,如今又有多少人,特别是高中(含民办中学)同学知道、了解和喜爱安徽唯一的一类剧种黄梅戏?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观察、调查和走访了一些中小学,尤其是高中校园的同学。从喜爱黄梅戏的角度看:高一有约2﹪的同学,高二约有1﹪,到了高三就不及1﹪了;纵看小学、初中和高中同学,其比率分别约为3﹪、2﹪和1﹪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民办学校比率甚微,几乎摆停。黄梅戏进校园总体态势为以完成任务和经费为主,此长彼消,呈或有或无、开开等等趋势,值得深思。

看黄梅戏进学校。近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不断展开,黄梅戏进学校让同学们每年看到了戏曲演出,但政府从戏曲院团买来的“高雅艺术”、“精品艺术”是否真艺术,是期待定规立章的;针对简单演出、缩水演出、练场演出、拼凑演出、业余演出等现象,是需要整顿、清理和严肃追责的。戏曲艺术的自身品质是从不误人子弟,是谓行规。戏曲进学校,一年走一次,这一次与同学们的相遇、相印、相知,也许是一生一世的印象和影响。戏曲进学校,“子弟”误不得。

看黄梅戏进社团。戏曲走进社团让部分同学学习和展示了戏曲表演,显然,这些都是选手代表大众,形式大于内容,是过场式的任务完成,走马观花,黄梅戏只是走进了社团,特别是一场什么杯展演赛后,几家欢喜多家愁,且烦心伤神,劳命伤财,至于比赛规则的依据、评委选用的路径、评审环节的“三公”和活动举办的目的性,甚至培训机构的参与渗透等问题都是值得规范、明确和严肃的。演了赛了,灰飞烟灭。留下的是上面的政绩,下面的问题。困惑是:一、戏曲经费多少,社团可开可停,或随开随停,或这学期开,下学期停,或年头经费下,年尾社团开;二、重比赛,轻传承,多“创新”,没有继承的创新,导致许多优秀传统节目不伦不类,苦笑不已;三、比赛汇报多为社团间的演出,或前演后走,或赛练后丢;四、社团上下总想着“创新”、“拿奖”,为“创新”奇招百出,非驴非马,为“拿奖”重金打造,不惜一切。总之,南辕北辙,离黄梅戏进校园,真正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和学习戏曲美的美育目的相去甚远。

看黄梅戏校园教材。以合肥初中“音乐”教材为例,整个初一至初三即七至九年级的音乐教材共5本,初中三年六个学期戏曲选段只有10曲,含京歌1曲,除欣赏曲外,属于真正教学的戏曲演唱选段也只有3段,均为京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仅有的能进行演唱教学的3段京剧,也只是停留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可是,最为遗憾也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整个安徽初中仅有的几曲戏曲选段中,没有一段安徽标志性的黄梅戏唱腔选段……

三、我看进课堂

为配合戏曲进校园活动,合肥教育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出版了戏曲进校园中小学系列专用教材,剧种选择有重点,戏曲选段也有一定代表性,是一套戏曲进校园的基础性教材。然而,这套合肥高、中、小学都有发放的“戏曲进校园教材”,大都躺在办公柜里和墙角边。究其原委,一是有教材普及没有教学计划,二是教材的剧种地方性和地方性剧种的序列性没有得以体现,三是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学团队的建设跟进不够,因此,使得这套教材实用性不强,专业性较弱,使用率不高,只得束之高窗,供人观赏,或望梅止渴而已。

从整体上看,黄梅戏在中小学校园的现状,是小学优于初中,初中重于高中,高中若隐若现,民办犹抱琵琶。在戏曲进校园活动的2018年全面展开时期,有的中学积极参与,极少的高中被动应对或敷衍塞责,虽有戏曲社团,大多是疲于奔命于各种展示和赛事,有奖继续,无奖闭团,开开停停,莫衷一是。

欣喜的是,在合肥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小学,已经开始让戏曲艺术走进课堂教学。他们按照国家《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脚踏实地地践行着戏曲进校园活动。他们在任务面前没有被动应敷,在名利面前也没有好大喜功,而是潜下心来将普及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整体校园教育教学之中。

可以说,他们真正做到了“三化一覆盖”。一是普及化,将黄梅戏艺术的唱腔、唸白、身段和表演等戏曲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了全面学习;二是常态化,每学期、一个年级、每个班、每位同学、每周都有一次黄梅戏戏曲课程;三是机制化,首先建立和健全自己的黄梅戏教学团队,专家治学,其次是调研、分析和选择黄梅戏教学内容,适度全面,第三是选用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师、适合于剧种学习程度的黄梅戏教程教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专业规范;四是全覆盖,选择一个年级全年级进行黄梅戏课堂教学,从戏曲进校园活动的“一个都不能少”真正做到了“一个都没有少”。

在这里,黄梅戏真正走进了课堂——这应该是“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最佳也是最终的精准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