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中课程游戏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浅谈学前教育中课程游戏化教学

杨丽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县幼儿园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课程游戏化是近年来研究非常深入和广泛的课题,广大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研究,进行各种尝试,广征博引、吸取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成效提升。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学前教育

在学前教育中,课程游戏化是近年来研究非常深入和广泛的课题,广大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研究,将课程游戏化作为重要的抓手,予以深入推进,促进教育教学成效提升。

一、思想上积极重视课程游戏化研究工作

思想重视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广大幼儿教师在思想上首先要树立重视课程游戏化研究的理念,才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谋划、广泛研究、细致探讨。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课程游戏化研究:

一要深入研究这一领域成果。幼儿教师在教学改革研究中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要重视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已经得到验证和广泛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这是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极大地提高自身从事课程游戏化研究的高度。

二要积极开展游戏化的尝试。教师不能纸上谈兵,要理论联系实践,勇于探讨、勇于尝试,将推动课程游戏化的各项因素考虑周全,确定方法与模式,主动在教学设计中予以兼顾,在教学中充分彰显游戏化的特色。只有积极开展尝试,才能够保证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优化和提高。

三要做好经验总结积累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不断提炼总结才能够提高进步,对于课程游戏化研究而言也应如此。教师要重视现有经验的总结,对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予以固定,提炼经验并以文字形式体现出来,如读后感、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素材、指明方向。

二、教学中积极开展游戏化路径突破工作

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研究,还要重视指导实践,在实践运用中完善补充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为幼儿全面成长服务。

(1)数学教学以游戏帮助理顺数量关系。在幼儿园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的关系讲解,要通过一些趣味小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直观了解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例如教学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要求一位学生担任售货员,手里有三支铅笔,另一位学生扮演顾客,来买走了一支。这时候引导孩子们分析原来一共有多少、被谁买走了多少、还剩下了多少,让孩子们在脑海中形成“原有的量减去被买走的量等于剩下的量”这样的概念关系。以游戏形式帮助理解数量关系是非常好的形式,实践证明也非常有效。

(2)语言教学以游戏帮助提高表达能力。学前教育中语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对孩子们进行表达的训练。表达的训练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游戏的方式进行,如组织几位小朋友开展角色扮演游戏,一位幼儿扮演“老师”,与其他幼儿进行对话小游戏。如“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今天吃早饭了吗?”幼儿回答:“吃过了。”接下来可以进行“吃的什么、好吃吗”这样的连续提问。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话可以不限定内容,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对话的内容非常广,有学习的,有生活的,有食物的,等等。这样的小游戏既让孩子们有了动手表演表达的机会,也让他们对学习活动更感兴趣,提高了表达能力。

(3)美术教学以游戏帮助增强创新意识。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创新思维从小得到培养。教师教幼儿画什么,这是方式方法的引导,幼儿在掌握方式方法之后,可以给予他们更加广阔的空间,鼓励他们开展想象。在这一环节,笔者对幼儿进行了拓展,在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后,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画,以“未来的家”为题进行创作小游戏活动。小组中有的幼儿负责绘画,还有的进行补充,这样的游戏活动中,绘画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其本身,兼顾了幼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在画中除了房子、家电之外,还画有飞碟,理由是为了将来上学、上班不再拥堵;有的孩子设计了可移动的房子并画了出来,为了方便家人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等等。这样的创作小游戏活动,既兼顾了美术自身的绘画技巧方法训练,同时让孩子们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4)礼仪教学以游戏帮助提高综合素养。在幼儿园教学训练中,一定要重视文明礼仪的培养,教师在对幼儿提出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和指导之外,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文明用语。例如组织幼儿创设公交车为老人让座的情景,让幼儿既受到了尊老爱幼的教育,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文明用语,这样的游戏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开展游戏的方法,及时梳理经验,总结不足,并充分参考他人的做法,不断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徐洁;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互动的设计、组织及思考[J];成才之路;2014(20)

[2]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