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单侧输尿管积水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超声检测单侧输尿管积水的临床价值研究

杜丹韩萍楚中亚

杜丹韩萍楚中亚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单侧输尿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按仰卧位或侧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行俯卧位脊柱肾区纵向扫查,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向下追踪观察至膀胱。结果:本组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第二狭窄部结石10例,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未探到结石及其他异常回声6例。结论:B超检查单侧输尿管积水的阳性率高,且能针对引起积水的原因做出病因诊断。在患者出现肾绞痛时行急诊检查,其确诊率更高;可动态观察病情,可重复性强,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

【关键词】超声检查;输尿管;积水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149-02

输尿管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其中,以输尿管结石和积水最为常见。引起输尿管积水的原因很多,如下尿路梗阻、结石嵌顿、肿瘤、炎症、结核、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异位异口等。本文重点探讨B超诊断单侧输尿管积水的价值及该病病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2012年至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为53岁,平均年龄为33岁。输尿管结石合并不同程度积水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输尿管第二狭窄部结合10例,输尿管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6例。

1.2方法

采用ALOKASSD-1100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6MHz,按仰卧位行下腹部探测,仰卧位行下腹部经膀胱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检查时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往下追踪观察。

2.结果

本组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声像图表现为肾窦分离,沿积水的肾窦肾盂追踪,找到输尿管,积水的输尿管在声像图上是二条平行光带之间出现条状无回声区,在积水的输尿管远端出现结石的强光团伴明确声影回声。9例输尿管第三狭窄部结石,即输尿管膀胱壁段,于膀胱后方见扩张的输尿管及其内的强光团伴声影回声,12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的声像图表现为肾盂肾窦积水,输尿管积水长度在10cm以内(输尿管第二狭窄部以上),在扩张的输尿管内未见结石的强光团伴声影回声。3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声像图上表现为狭窄段以上输尿管高度扩张,肾盂肾窦重度积水,狭窄部输尿管突然变细,内径只有0.3cm,输尿管管腔内清晰。2例输尿管肿瘤的声像图表现为积水输尿管的远端管腔内见低回声肿块,与管壁分界欠清晰。另1例输尿管囊肿的声像图表现在膀胱三角区出现圆形囊肿,大小为1.1cm×1.0cm,囊壁回声纤细,有膨大与缩小节律性动作。

3.讨论

输尿管单侧积水的原因很多,其中,以结石最为常见(通过对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病例的分析也说明了此点)。输尿管结石一般均来自肾脏,左右侧的发生率也基本相同,结石一般停留在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部。输尿管有三个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即第一狭窄;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处即第二狭窄;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即第三狭窄。以往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赖于X线检查,但假阳性较高,如易与肠系膜淋巴结钙化、静脉石等相混淆。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可以肯定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了解结石以上的泌尿道有无积水,肾功能是否受影响,但需作胃肠道准备,如清洁灌肠,且操作起来繁琐。而B超检查简便、迅速,患者痛苦、无损伤,在肾绞痛发作时急诊检查,输尿管均有积水,容易找到梗阻部位和结石,确诊率较高。对于透光结石和小结石,超声诊断的价值更高。B超一旦检出输尿管结石,诊断可确立,未检出结石者,也不能否定输尿管结石的存在。本组6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患者,结合肾绞痛、血尿等临床表现,也说明了存在输尿管结石的可能。在B超检查输尿管积水时,应注意探测的手法和追踪观察输尿管的方法,一般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往下追踪,切忌探头移动过快或长久不动。输尿管上段的显示以侧腰部冠状切和俯卧位背部肾区纵向扫查为佳,作纵向切面和横向切面。输尿管第三狭窄部结石以仰卧位下腹部经膀胱探查为佳,在纵行扫查后,能显示膀胱后方的长管状输尿管回声及输尿管膀胱段,应注意伪象及肠气干扰。本组9例输尿管第三狭窄部结石患者,在耻骨联合上作横、斜切面扫查时,先找到输尿管的管状回声,侧动探头,追踪观察膀胱壁内段,结石的强光团伴声影回声均位于不同程度扩张的输尿管内。有2例患者,仅表现在结石部输尿管能显示,内径0.3cm~0.4cm,结石的方向和输尿管长轴方向一致,其近端输尿管未显示,后经静脉肾盂造影证实此诊断。此类结石的检出与超声医生的探查手法和临床工作经验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探测手法,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超声临床工作中,遇到单纯肾积水的患者,一定要追踪观察输尿管、膀胱,尤其是观察膀胱壁内段,以防漏诊。本组病例中,有2例仅显示单侧肾轻度积水,肾集合系统分离约0.7cm~0.9cm,追踪观察时,中上段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壁段输尿管能显示,内径0.3cm,在扩张的输尿管内见与其管道长轴方向一致的结石回声,长度约为0.5cm。究其原因,与患者来检查时无肾绞痛发作,病情处于平稳期,无梗阻情况,因而B超检查无法探查到扩张的输尿管。

综上所述,B超检查输尿管积水时易发现病情,尤其对引起输尿管积水的常见原因结石的确诊率很高,且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病情,重复性强,经济简便,患者容易接受,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因此,应将B超检查作为输尿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娜,陈海燕,杨坤.超声诊断胎儿肾积水的临床转归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08(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