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疾病中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泌尿系疾病中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评价

赵桂琼

广西桂林兴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5413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泌尿系疾病中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内到我院门诊采集的疑似泌尿系疾病患者100例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方法,把最终的检测结果与实际病历对比。结果:10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尿液标本中,均临床病历证实为泌尿系疾病87例,经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出为87例,检测准确率为100%。其中,87例细菌感染结果中,革兰阴性杆菌36例(41.3%)、大肠埃希菌20例(23%)、克雷伯氏菌16例(18.4%)、葡萄球菌15例(17.3%)。讨论: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应用价值

泌尿疾病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给予及时的诊断以及对应治疗是改善预后关键。临床诊断过程中,一般采用尿常规进行初步筛查依据,对于尿检呈阳性结果采用尿细菌培养进一步确诊[1]。现本文主要是分析评价泌尿系疾病中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主要目的为临床日后治疗提供可靠指导依据,详细过程如下所述。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分析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男49例,年龄年龄范围21-69岁,平均年龄38.3±1.2岁;女51例,年龄范围为19-65岁,中位年龄为37.8±1.1岁。我院收治且符合泌尿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的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肝肾脏疾病患者为本次的排除研究对象范围。

1.2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叮嘱患者取10毫升尿液放置于专业试管内并及时送检,确保检查于1小时内完成,防止尿液标本长时间留置受到各种因素造成影响,避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严格依据临床操作流程标准开展检测,于显微镜高倍视野下对尿液标本进行观察,包括WBC(尿白细胞)、NIT(亚硝酸盐)以及细菌计数等等[2]。

在上述检查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尿细菌培养检测方法:把细菌接种到血平板之上后把其放置在三十七摄氏度的温箱内进行孵育,经过二十四小时之后把其取出,采用湖南天地人细菌分析系统以及相关的配套试剂,依据临床操作流程标准进行标本分离,观察并判断菌落。

2.结果

10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尿液标本中,均临床病理证实为泌尿系疾病87例,经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出为87例,检测准确率为100%。其中,87例细菌感染结果中,革兰阴性杆菌36例(41.3%)、大肠埃希菌20例(23%)、克雷伯氏菌16例(18.4%)、葡萄球菌15例(17.3%)。

3.讨论

数据调查指出,临床中泌尿系疾病的发病率极高,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尿急、下腹部不适、尿频以及尿痛等症状,给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若不给予及时诊断和对应治疗,容易耽误病情,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3]。临床诊断中,主要采用尿常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可对患者尿液中亚硝酸盐、白细胞数量等进行快速的检测,是临床初步筛查泌尿系疾病的主要依据。然而,尿常规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尿液时间放置过长以及黄疸尿等因素会降低患者尿液白细胞数量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而气泡、脂肪以及、酵母菌等优惠促使尿液白细胞数量升高[4]。除此之外,患者在接受尿常规检查之前,若服用了如头孢菌素以及庆大霉素等药物,也会给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为此,不能把尿常规作为确诊泌尿疾病的唯一判断依据。

尿细菌培养在诊断泌尿系疾病诊断中具有决定意义,在尿常规检测的基础之上进行尿细菌培养,可进一步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5]。尿细菌培养不但可检查出患者具体属于哪一种细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葡萄球菌),还可通过进行药敏监测试验,把患者泌尿系的炎症情况客观以及有效的反应出来,让医生得以正确去选择抗生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避免耽误患者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根本上提高治疗的针对性[6]。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10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尿液标本中,采用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10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葡萄球菌分别为41.3%、23%、18.4%、17.3%。结果提示我们:在诊断泌尿系疾病过程中,采用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方法,准确率高,且可测出具体的菌类。

综合以上所述,在诊断泌尿系疾病过程中,可把简单的尿常规检测作为初步筛查泌尿疾病的依据,但由于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并不能作为疾病确诊的唯一依据。近年,由于抗生素滥用现象不断增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耐药性,临床治疗效果差。通过联合尿细菌培养检测方法,不但可把患者具体感染细菌种类检测出来,还可通过药敏试验,避免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滥用,为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从根本上提高诊断准确性以及治疗的针对性。因此,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小昆,黄循,刘任.308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37(02):778-780.

[2]胡曙光.尿路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4(15):152-155.

[3]李萍,高鹏,徐维家.采尿方法与尿细菌培养间的关系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16,23(03):551-553.

[4]原霞,李医.尿路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22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6,24(25):173-175.

[5]赵小昆,黄循,刘任.308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21(02)144-146.

[6]吴春华,李树敏.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20(2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