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分析

杜冰

杜冰

(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5例经临床相关检查证实为HIE的CT表现。结果85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为轻度者32例,中度为40例,重度13;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脑室内出血5例,脑实质出血2例,脑室内积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结论CT能准确显示HIE的病变部位、范围、损伤程度,为临床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84-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是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脑部损害,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Apgar评分低、脑水肿、意识障碍等,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随着影像诊断进入新生儿领域,人们对CT在HIE的诊治及预后的认识日益提高。由于CT扫描具有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等优点,它已成为HIE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1]。本文搜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临床诊断为HIE的85例CT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行CT检查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产患儿85例,男45例,女40例,日龄2~20d。临床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抽搐、惊厥、肌张力异常及颅内高压等。

1.2方法

采用GE全身螺旋CT机行头颅SCT平扫,电压120Kv、50mA,以听眶上线为基线,以7mm层厚与层距向颅顶逐层平扫10~12层,窗宽80Hu,窗位40Hu。

2结果

2.1依据病灶分布的不同部位、范围作为分度的标准,将HIE在CT上表现分为轻、中、重三度[2]。本组85例患儿,轻度32例:表现为不超两个脑叶的脑白质内散性边界清晰低密度区,大多以额叶最为常见,无占位表现,脑室、脑池、脑沟基本正常;中度40例:表现为脑白质低密度区范围超过两个脑叶,呈花瓣状改变,未累及全部大脑半球,灰白质界限模糊,脑室、脑池、脑沟受压;重度13例:为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

2.2合并颅内出血:本组85例患儿中,合并颅内出血者4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轻度6例,中度20例,重度6例;脑室内出血5例,其中中度患儿3例,重度2例;脑实质内出血2例,均为中度患儿;脑室内积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均为重度患儿。

2.3随访病例36例,正常26例,占72.2%,脑软化3例,脑局限性萎缩6例,脑弥漫性萎缩1例。随访正常者CT分度均为轻度HIE,脑软化和脑萎缩的病例中,4例为中度,6例为重度HIE;有后遗症改变13例,均为中度和重度HIE,随访时间3个月~3年不等。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其病理改变为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细胞肿胀、水肿、严重者脑组织坏死、软化、脑沟变浅、脑回变平、可合并颅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Apgar评分低下、新生儿惊厥、肌张力低下以及脑干功能改变如瞳孔改变、眼球震颤和呼吸节律改变等。本病发病率和死率较高,病情严重者常遗留多种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据报道幸存者约25%有永久性脑神经功能缺陷[3]。

HIE的CT表现特点:HIE在CT影像诊断中表现为多叶性、多病灶和灰白质低密度改变,尤其白质低密度的改变。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范围为18~28Hu,脑灰质密度为26~39Hu。HIE脑白质密度CT值约在18以下,在发生病变时由于不同程度和部位CT值有所差异,病变越重,CT值越低。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HIE的CT表现也有差异性。如轻度:不超过2个脑叶实质内散在局限性边界清楚低密度区,呈枫叶状、小片状,无占位表现。低密度区多位于额叶及和(或)顶枕叶。中度:低密度区范围超过2个脑叶,呈花瓣状、蘑菇状改变,但不累及全部大脑半球,皮质与髓质界限模糊,脑沟脑池受压。重度:两侧大脑半球广泛低密度区,灰质、白质界消失,甚至呈反转征。根据上述CT值的差异性,能准确地对HIE的病变部位、范围和损伤情况作出诊断。本组病例中轻度32例,中度40例,重度13例,对合并出血者作出明确诊断。

CT诊断HIE的价值:随着CT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CT已成为HIE诊断的有力依据[4],其对HIE的诊断有以下方面价值。①CT对窒息缺氧性脑部损伤能及早作出诊断;②对颅内出血的患儿,CT检查可明确显示出血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出血量及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情况;③可鉴别单纯性脑水肿或伴有颅内出血、脑积水和脑实质坏死,准确反映脑的损伤程度;④可提示病程处于急性期、吸收囊变期或瘢痕期;⑤CT扫描安全又方便可作为病例随访的重要手段及临床判断病情程度与预后的依据。

CT检查对HIE预后的评估:HIE早期CT表现对预后评估主要依据分度,并结合CT值及合并颅内出血情况作出评估。轻度病例治疗后复查大部分病例CT表现正常。中度病例复查部分病例CT表现正常,部分病例出现单纯脑沟加深、脑萎缩或脑软化。重度病例由于广泛性低密度改变,基底节损害及严重的颅内出血,预后较差。本组轻、中度病例大部分预后较好,发生脑软化及脑萎缩者,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

[1]李丽玖,虞人杰,汤泽中,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CT征像特点.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118.

[2]刘平.小儿临床CT诊断图谱[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2.

[3]吴茂雄,林霓阳,黄旭璇,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2):5.

[4]徐文彪,刘立伟,周少毅,等.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对预后的早期评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6):5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