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刍议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杨慧真

杨慧真(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福建漳州363900)

摘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抵制不良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幼儿对家长的依赖和幼儿在家庭长时间的生活等情况,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和形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关键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成因;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3-034-01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抵制不良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如果幼儿沾染了不良行为习惯,轻者成长误入歧途,重者可能毁了一生。基于幼儿对家长的依赖和幼儿在家庭长时间的生活等情况,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和形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而家庭教育的某些错位,在幼儿人格尚未成熟稳定,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清醒认识,不太具备对优劣行为的判断力的条件下,对家长的行为更容易形成模仿和借鉴。一旦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如果不及时矫正,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手机电视迷。一说到手机电视迷,可能会让大多数家长都忧上心头。如今电子技术越来越发达,电视、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幼儿接受能力强,接触是必然的,也确实能从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但越来越多的幼儿痴迷看电视、玩手机,有的幼儿拿着iPad可以玩一个晚上不跟别人交流,幼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散失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情感淡漠。而不加选择的动画片或网络游戏,在孩子受到心理发育限制,不能很好地认知,在加上电视、手机等夸张的暴力画面和负面描写的影响下,容易去模仿学习,不良言行也就在模仿中形成。

2、任性、骄纵、暴力。独生子女在家中极其受宠,家长样样都依着孩子,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日子,造成孩子霸道专横的性格。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出来了。有个叫君君的小男孩,长得很可爱,每次我要过去抱抱他,他却总说“打死你”,在之后跟他不断地相处中,发现小家伙非常喜欢说“打死你”,不仅仅是我,见到其他人都这样。在和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园特别专横霸道,经常无缘无故对着小朋友乱打、乱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稍一不中他的意,就抢,就动手打人。经过调查了解,君君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属于隔代抚养。在这种隔代教育溺爱的教养过程中,孩子一不顺心就大喊大叫,并伴随出现暴力倾向。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他有所必求的爷爷奶奶的带养。另一方面这个孩子在家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而父母在长时间分别后,见面又事事宠着孩子,因此也就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和失度宠爱下的为所欲为。

二、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指导及矫正策略

1、注重言传身教。古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说,今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见,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举足轻重。虽然手机带来的资讯和便利不言而喻,但处于成长、探索期的幼儿一旦迷上,就很难戒掉。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喜爱网上购物、喜欢追肥皂剧、喜欢玩游戏的爸爸妈妈们,是时候跟手机说拜拜啦。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多和孩子亲子互动,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到户外寻访探索观察大自然和大千世界的美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2、注重兴趣培养。《魔兽世界》资深玩家王子于说过手机游戏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信心的树立、耐心的形成,无论是否有家长引导,孩子始终对手机游戏保持极大的兴趣。那么要解决孩子对手机的痴迷,首先家长要转移孩子兴趣,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孩子们天生好奇、好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家长可以寻找吸引力比较大的活动,尽量多约其他家庭去户外活动,比如,观察蚂蚁、捡落叶等等,孩子们会发现原来野外活动也是开心和快乐的,能让孩子忘记电视与手机。有趣有益的活动代替了电视、手机,孩子发现原来还有比看电视玩手机更好玩的事情。有了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情境,这样孩子的成长就不会仅限于动画片给予的想狭窄空间了。

3、注重交往陪伴。家长要与孩子近距离接触,细心观察,参与孩子的喂养、游戏、教育以及孩子的社会交往,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接纳孩子,从而加以矫正。和孩子一起看有关儿童有同情心、儿童友好相处、儿童爱父母的书籍,形成他们良好行为习惯。让孩子把心理想要做的事、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不喜欢什么人等等说出来,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法。把孩子暴力伤人留下的伤痕给他看,激发他的同情心,改正自己的毛病,矫正暴力倾向。

4、注重正面引导。教育重在平时,不是一朝一夕。家长平时应注重给孩子传递正能量,以积极健康的引导为主流。因为孩子的辨别是非能力弱,他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家长必须端正教育观念,多给孩子讲一些积极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是非。当出现孩子打家长的情况,家长不要着急,应该耐心的和孩子沟通,以便弄清楚原因,让孩子有发泄情绪的方法。如果孩子是想打人发泄,那就给孩子一些别的发泄的方法,比如撕纸,找一些废弃的纸张,让孩子撕,只要能缓解孩子的烦躁感就行。如果孩子经常打家长,说明孩子可能内心比较害怕,或者有一些其它不愉快的地方。所以家长平常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爱,让孩子学会道歉。如果孩子无缘无故的打家长,孩子承认了,要让他及时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了,如此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同时家长增强爱的能力,真正爱孩子,用最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并将你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理解“孩子所犯的一些错误都是合理的”。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家长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每个家长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用心呵护孩子,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64-65.

[2]葛少华.采取有效策略,矫正幼儿不良行为[J].考试周刊,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