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李云才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曲靖655600)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165-02

摘要: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骤增的社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从阅读开始,在阅读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的欲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语言材料,帮助他们拓宽阅读范围,提高学习能力,激活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走素质教育的道路,新课程改革迅速展开,各种各样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充斥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传统意义教学下的学生知识获得基本上是单纯的接受式学习,其实际效益就是应试能力的"有效"提高,而无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今天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一场革命。语文新课程改革体现出传统语文的精髓与现代语文的创新,体现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健全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

一、学生阅读现状及原因

分析当今学生阅读现状,真是令人担忧,他们的阅读量不够,阅读时间不多,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阅读,阅读方法匮乏,因而阅读兴趣不浓。据一份调查报告统计: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的约占40%。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68%。

造成这种现象的大致原因,首先是图书资源不足,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很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所有社区都建有图书馆,且藏书量都很大。并在车站、码头、医院等公众场合都设有读书栏。而我国的重视力度不够,图书馆的建设很有限,有的学校有图书馆但藏书量又不多,有的仅作“摆设”而已,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建图书室(馆);第二是家庭重视不够,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重要环节,为了养成良好习惯,美国家长要陪伴孩子阅读,而中国家庭的教育,近几年来情况稍微好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反映,有时很想多买几本课外书,但都遭家长制止,理由是与学习无关;第三是学校教育因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很不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没有读书兴趣,也缺少必要的阅读指导;第四是受其他信息渠道的影响,学生课余大多时间是挤于电视前观看影视节目,或上网聊天,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减少。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务是“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切实组织和开展好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时尽可能增加趣味性,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是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可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学者读书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读书,使学生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在体验到读书乐趣的同时培养阅读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摘抄等形式,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课外阅读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培养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心

阅读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而学生的阅读往往是处于无计划无序无方法的状态中,因此,教师对阅读的指导相当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教学主导作用在于指引阅读方向,指导阅读方法,设计并组织多种方式的阅读训练,点拨、诱导,帮助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反复阅读,扎实地学好课文。在默读中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在赏读中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出情感,品出味道,说出佳处和感受;在研读中,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写,完成思考练习题,等阅读方法。

也可把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对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是完全性阅读。它通过细读、反复等形式,推敲、琢磨文句,求的是知识的深度。略读是不完全性的阅读,它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上。通过浏览、跳读等形式,舍去旁枝侧叶,分清阅读的重点和次要的部分。

还可以用“以读导读”,以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读;“以境诱读”,以语言描述、画面展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音乐渲染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以问促读”,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以评促读”,通过互相评读促进读的效果。

四、把握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形成阅读教学的整体

要改变过去语文教育中弱化阅读教学的这种现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尤其要十分重视文本的解读,教会学生阅读文本的基本要素,阅读文本的具体方法,教会他们自己会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互补”的目的。

语文阅读教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学习行为。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有高有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也有高低之分、深浅之分、正误之分,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读好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品味语言,如何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如何获得审美的愉悦,如何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等等。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尤其是这样。首先,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智能、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不会影响

课内语文学习,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语文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扎在中外名著中,从中汲取精华,加以生发,才能有所收获。

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优秀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大多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著名作家王蒙也曾说:“学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学科的生命,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石,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课内引导好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粹》张定远主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10月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3】龚春燕郎天燕编著《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漓江出版社2000.4

【4】《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二期

【5】孙春成著《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出版社2003.6

【6】魏书生著《语文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7

【7】《中学语文新课改》国家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