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赵洪霞

赵洪霞(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5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并观察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护理;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89-01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坏死,从而导致的病发;发病比较急、重,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心绞痛、胸闷、胸痛或气短等。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此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临床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较为重视,而且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在治疗过程中还提高了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我院5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探讨,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5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3.5±11.5)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后确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前压榨疼痛感、发热、出汗、恶心呕吐或休克等症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7-78岁)和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8-80岁)两组,每组2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价值。

1.2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包括:①病情监护护理。患者入院的一周内均需卧床治疗和休息,护理人员需严密监视患者的血压、脉搏、电解质和心律等各项生命体征;定时巡房检查并记录患者每天的尿量;夜间需加强对患者的巡查次数[2];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病房的安静,叮嘱患者要加强休息并保证充足睡眠。②吸氧和止痛护理。患者入院后,均需及时进行给氧治疗,通过给氧吸氧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减慢患者病变扩散的速度。护理人员需采用鼻导管置入患者鼻部进行给氧治疗,每分钟给氧2至3升,持续7天[3];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加大给氧量;对疼痛剧烈的患者需根据医嘱采取适当的止痛药物给予镇痛,同时严密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③心理护理。患者得知自己病情后,会出现紧张、恐惧或焦虑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需耐心、和蔼、真诚的与之沟通,仔细对患者讲解我院对此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技术、治疗环境及此病的相关知识等,使患者消除疑虑;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不断鼓励患者要增强治疗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告知患者积极地态度对病情的治疗和恢复都有很大帮助。④饮食护理。应以纤维素高、清淡的流食为主,禁食刺激性强或不宜消化的食物,叮嘱患者忌烟戒酒。⑤并发症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易并发心力衰竭、休克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严密监视患者的心率、脉搏、心律和心电图等,同时需准备好各类并发症的急救药物,一旦发现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需立即告知医师并采取急救措施[4]。

1.3观察指标结果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照组的2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5)天;平均卧床时间为(71.5±6.5)小时;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1例,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的2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5±1.5)天;平均卧床时间为(50.5±3.5)小时;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7例,满意度为96.43%。两组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病急、病情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心肌坏死,从而导致的心肌梗塞;具有较高的病死率[5],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对此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方法进行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临床对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整体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选取的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病情监护护理、吸氧和止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干预,结果其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说明整体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满意度,而且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李洁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15-116.[2]王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4):374-375.[3]黄晓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746-748.[4]韩小燕.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3):91-92.[5]李冉;陈慧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