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本课堂下学生发问之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浅论学本课堂下学生发问之途径

黄培培

黄培培

摘要: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这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符合当前“以学为本”的理念。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拟从四个方面寻觅学生发问之途径。

关键词:学本课堂;以人为本;发问途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顾明远先生说过:“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己,提倡学本课堂,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提倡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首先是基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师生教与学关系。就语文教学而言,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原始解读,把首问权还给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一切从学生的问题开始,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发现并(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立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关注于不同层面共性与个性的问题,通过课堂对话,努力倾听学生的不同心声,切实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也使学生从配角转变为课堂的主角,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确实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呢?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诱导学生进行发问。

一、巧设“矛盾”,寻找发问的“踩点”

疑问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踩点问题,活跃语文思维。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当品读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能否从中发现一些端倪。经过思索,学生就开始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和“穿长衫”意味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说明了什么?有何作用?等等。经过同学们的探讨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接下来,在品读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时,就有学生举手发问了:“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语,好像是矛盾的。为什么会用在一起?该怎么理解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纷纷表示赞同。我就借机以“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而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通过巧妙设置矛盾,让学生去寻找问题的落脚点,以便质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突破常规,触发提问的“燃点”

打破思维的常规性和习惯性,进行逆向思维,可以是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多向性、和广阔性,是思维主体创新的反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触动思维的可燃点,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评判文本,鼓励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甚至新颖的想法,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教学《愚公移山》,教师打破常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比讨论愚公和智叟的行为,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思维可燃点。就有学生针对愚公的行为发问:“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可以搬家嘛,干吗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移山呢?愚公真的不愚智叟真的不智么?既然搬家更便捷,可我们后来人为什么还要赞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呢?如今,我们学习这一课还有没有它的现实意义呢?”教师对学生这种大胆的、另辟蹊径的想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鼓励学生日后多一些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更好地去解读文本,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后来通过讨论解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更大的拓展,对课文的主旨也有了更深的领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三、求同寻异,挖掘发问的“亮点”

传统的教学重在求同,只引导学生遵从同一标准,采取同一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学生所接受的只是既有的传授性的知识,这自然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寻异发问,对文本加以分析、鉴赏,就可以促进思维向深、广发展,成为学生创新问题意识的亮点。

如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时,当分析到“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就把“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好好思考为什么引用这个故事,并能不能从中发现问题。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发问:“老师,我发现你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和这里表述的不大一样,这是为什么?”我点头示意,引导学生对这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最后统一了认识,作者大胆改造民间故事的目的是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能挖掘出深刻的疑点发问,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四、由此及彼,凸现发问的“美点”

通过由此及彼的迁移联想,对“此”内容发问,可以将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活读文本,联想迁移,进而融进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体现语文思维与思想之美。

比如,在教授《羚羊木雕》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想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创设了发问的情境,学生的思维便很快飞扬起来,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便不断涌现:假如我不把礼物送给好友,会怎么样?妈妈不硬逼“我”去还礼物,我会主动去还吗?如果在你的家庭也发生类似不愉快的事情,你在亲情和友情之间怎样进行抉择?等等。学生发问之后,通过合作探究,在热闹而有序的讨论交流中,同学们还创意地评选出解决这类家庭纠纷的最佳处方。问题解决了,思维开拓了,课堂上更是绽放了无限的美丽。

再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让学生品味“我就有了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一句时,有学生就“参观”一词发问,认为此词用得不准确。因为“参观”的词典意义为“实地观察”,而文中却用来指看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经过一番分析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即作者就是要为了形成读者阅读过程中“刺眼”的效果,从而表达自己当时无奈、愤懑的情感,准确地传递出作者的内心思想。激发了学生由问题产生的审美效应。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敢发问,愿发问,善发问,则是这一学习方式的起点,它真正体现了“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让学生发问,它为学生构建了张扬个性、展现创造、体验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情感的平台。记得名师李镇西老师说过:“如果真正把学生的心灵需要作为教学起点,那就应该从学生提问开始真正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镇西.个性化阅读的学理依据和教学形态[J].语文教学通讯,2010(9).

[3]顾明远.素质教育要以学为本[J].人民教育,2014(16).

[4]杨志刚等.“问题解决评价课”课例及说明[J].人民教育,2014(16).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龙西学校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