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备课之我见金飞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初中化学备课之我见金飞剑

金飞剑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备课方法

教师的备课是一项经常性的细致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败的先决条件,笔者根据三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深入扎实的备好课。备课一般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备课都得深钻细研教材,掌握好教材的内延和外函。才能够比较现客观地写出切合实际的较高水平的教学方案,用以约束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教师备好课的关键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选用教学方法。

一、钻研教材

在新学年开始,教师要研究所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全读教材,熟悉教材编排意图。了解有关学科的教学情况。在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时,教师要研究每一课题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寻求突破点,教师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发挥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只有吃透所教课程的教材内容,对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学起来,才有力量,有感情。

吃透教材并不是背诵教材或机械地反映教材,而是把教材重点与难点,主干与技叶,精髓与血肉进行琢磨,消化,吸收,经过大脑的加工提练,把知识的精华凝聚出来,使之成为最有营养的“知识精丸”。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引导,探究、释疑解惑,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自觉地吸收“知识精丸”,并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钻研教材越深透,才能使课堂教学胸有成竹灵活自如地把课上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地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学生接受知识才不会感到苦燥无味,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就越少。教师钻研教材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能发挥学生智力的有利因素以便在知识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智力。

二、了解学生

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然兴趣是提高学习情绪的内部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爱好与钻研,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教师备课时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拟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要使学生能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以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思想状态,认识能力,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范畴和技能质量,预料他们接受知识会有什么困难,预料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将采取什么态度,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要预料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产生什么问题,针对学生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具体教学方案。然后,恰当地运用,就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他们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师备课的时候,如果只考虑自己怎样传授教材内容,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那么,即使吃透教材,有了一个精心设计方案,也不过象教师用一双精制的鞋在学生中找脚,这样的鞋是难符合学习需要的。照这样用不熟悉学生而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也难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受益必将很小。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衡量教师教的最终效果,不是只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记》中说:“知其心,然能救其失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各种思想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缺点,弥补他们的不足,教师备课如果不了解教育的对象,即使吃透教材,也难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而这深度和难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拿课堂提问来说,有人用学生摘苹果做了三个生动比喻:第一种学生钻在地上就摘着了苹果,第二种学生跳起来也摘不着苹果,第三种学生跳起来摘着了苹果,教师的提问如为第三种,让学生摘着苹果而且是“跳起来”摘着的,那提问的艺术是十分高超的,能激发学生思维达到提问目的。在教学中没有一定的深度,就没有提高质量,没有相应的难度,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只有了解了学生,熟悉学生才能掌握教学深度的深浅和相应难度的程度,才可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对学生深入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出富有探究性的教学方案设计,能符合学生要求,既不过难不过易,又能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运用这种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就如给学生以主动权,学生有了主动权学习积极性得到发挥,思维进入兴奋状态,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调动配合和适用,常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必将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弥补教的不足,促进教师进行思考,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如果把知识比做食料,那么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兴趣,就好比一个人胃的素质,消化能力和食欲。一个厨师的备餐。如果能符合用餐人的口味,那么他所备的饭菜必将受到就餐者的欢迎,一个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来进行传导知识,必将为学生所乐学。

三、方法探究

教学方法是由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有:讲解、问答、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设计、启发引导、合作探究、参观工厂或者展览等。教师无论采用那种教法都应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论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积极思维而又没有搞通时的心理状态。悱是整合思维,准备表达而又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必须使受教育者学生先发生困难,有了求知的欲望,然后探究。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有较高的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渴望,求知的强烈思维活动。趁此时机进行引导点拨,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时,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力争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

教学的对象,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教师对待学生不能像工人对待机器生产那样刻板,教师需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不断探索,随时拟定出切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案。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可以在教学各个过程中进行。为了使学生获得学习教材知识时得到所必学的感性知识,可以在学习教材理论知识之前进行实验,也可以在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后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形式上,以边教边实验和设计实验两种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在探索实验教学时,应当考虑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怎样激发学生愤悱状态?怎样具体操演、探究和点拨?实验之后,如何检验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并详细地写在教案上。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事先想象,体验教学活动和实际情况下拟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很难预料,在课堂上,只要有机会使学生获得更重要的知识、更大的能力,学生活动更主动活泼,教师随时可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

同一教学活动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更好,要通过实践验证,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优秀的剧本,演员怎样在舞台上演的有神有色,关键是看演员对剧本的悟性,对角色的体验,精湛的表演和舞台设计的艺术。同样,一份好的教案,教师如何借助它,驾驭课堂,指导课堂教学,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现有知识,这就看教师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当前科学技术飞跃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都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以教学角度来看,知识的传授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发展智力必须寓于知识的传授中。但知识并不能在积累中自发的发展,教师必须在深入挖掘教材中开发学生的智力,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发展智力的任务引入教学目标。变“先生讲、学生听、满堂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变“要我学”的被动接受为“我要学”主动获取,变模仿式学为发现式学。使受教育者以新的姿态获取新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把智力的发展寓于知识的传授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无定法,无论采取哪种教法,都要从实际出发,以教材、教情、学情、学生为中心,力争使受教育者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这样的教法就是好教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汪溪初级中学2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