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

赵飞燕

赵飞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科的教学越来越注重效率的提高。因此,各科教师都需要积极探究正确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针对于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师;学生

自两千多年前孔子开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来,课堂提问就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提问已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更新了它原有的内涵,使它成为了现代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的重要手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经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他们的精辟论述,深刻地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劣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的。

正因为课堂提问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多年以来,特别是实施新课标以来,教师们都喜欢借助这一法宝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这就促进了课堂提问这一教学形式,越来越趋向于规范化、理论化和艺术化。

但是,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正确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简单地把课堂提问作为营造气氛的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他们随意提问,满堂提问,完全偏离了课堂提问真正的要义,使课堂提问走入了误区,走向了异化。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悉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为了使课堂提问不走向异化,真正从本质上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们应该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明确指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不仅要考虑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时机以及应答的技巧,还要注意提问的对象,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时要避免只注意中上层学生,要防止传递不当的期望或者在提问过程中表现出歧视,致使部分学生因为教师的低期望或歧视而导致学习动机降低。抛弃一个学生,对学校来说只是千分之一的损失,但对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所以,课堂提问,千万不要把差生搁在一边,置之不理。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因某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启而不发,怕浪费时间,干脆放弃了;或因学生座位处于教师的视野中心区外,不易引起注意,无意识被遗忘了;或因消极定势的影响,教师缺乏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的习惯,而把注意力无意识地集中于一少部分学生身上。在听课时,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甚至喜欢让个别尖子生包揽整个课堂活动。这种现象,无疑使中间生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他们思维上的惰性,甚至导致他们在学习上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师生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课堂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就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的问题应该有难有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另外,教师在提问时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提问一两次,因为学生回答不上,而对他们失去信心,更不能用伤害感情的语言来对待学生。

二、要控制提问的数量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巴尔扎克的话深刻地说明“问”在做学问中的重要性。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但并不是说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越多就越好的,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就必须提问的数量。因为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如果问题设置过多,就必然减少学生阅读文本、思考整理的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是需要一定时间去思考、去梳理分析的。问题设置过多,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对文本只能做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只能做浮光掠影的理解。这根本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同时,问题问得过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是学生还来不及充分做答就越俎代庖地给出答案,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发展,还会让他们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

那么,一堂课到底设置多少问题合适呢?就笔者自己的经验来看,一堂课设置3、4个问题较为合适。一般来说,课堂问答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教师提问,学生阅读文本、筛选信息、思维归纳、语言表述,教师评价小结等。而这些环节,没有充分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这方面笔者曾有过深刻的体会。

笔者外出考察时,曾听过同一位教师在两个班上的语文课。该教师在第一个班讲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设置了6个问题,但当该教师与学生探讨到第4个问题时,离下课的时间已只剩下5分钟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后面两个问题该教师只好简单讲述一下,便草草收场。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是不如人意的。课后,该教师做了调整,在另一个班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便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将问题的设置由原来的6个减为4个,这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就有了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结果是问题的量虽然少了,但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过多过滥的提问,只会使学生对知识浅尝辄止;而适量的提问,由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维,学生的思维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因而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质量

既然课堂提问是以解决问题为归宿或目的的,那么达到这目的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能体现量力性的原则,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曾有这样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名教师采用所谓的启发式教学,他问学生:“‘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回答:“万千条。”又问学生:“‘六亿神州’怎么样?”学生回答“尽舜尧。”这名教师所提的问题直露而浅显,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出来了。显然这没有遵循量力性原则设计出来的问题,毫无思维价值。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深越好呢?当然不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若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这也会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所设计问题适中适度,能够充分体现量力性的原则呢?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太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他也不太注意不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的”图式”中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皮亚杰还认为,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必须和学生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要足够新颖,能产生不协调和冲突,如此才能激发兴趣,促进思维。

皮亚杰的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的难易适度,就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未知而又可知的。如果全是学生已知的,引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是完全不可知的,则无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之联系和组合。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既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也要符合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就要策略地利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关知识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使学生潜在的可能的发展能力能被激活挖掘出来。如我们知道的鲁迅的《风筝》这篇课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文中写到的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思考,却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老师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干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总之,有质量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抓住一篇文章之关键设问,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必须经过一番阅读与思索才能找到答案,最关键是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四、要合理安排提问的程序

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从易到难,从表面到实质。课堂提问的程序通常也应该按照人们认知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来安排。正如《学记》中所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那样。除此以外,优质的课堂提问还应在避免“东一榔头西一耙子,的同时做到“问“而有序,前有铺垫,后有照应,环环相扣,水到渠成。使学生的思维在一问一答中逐步走向深入和高处,走向求知的佳境。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滨江初中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