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写作导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写作导引

包春兰

包春兰

摘要: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只注重按照中考要求进行教学,将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分割开来,使得诗歌教学的课堂教学不够高效。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诗歌教学对提高写作水平所产生的作用,将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关键词:诗歌;作文;结合教学

纵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作文无疑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块,也自然为语文教师所重视。按理说,作文在中考中的得分应该是比较高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2011年苏州中考,60分的作文平均分只有不到46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经过强化训练,学生在写作的方法技巧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得分不高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养料。

我们常埋怨,现行的考试模式,束缚了学生,让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观察思考,写起文章来难免肤浅苍白。也许在埋怨客观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割裂的语文教学方式,也是原因之一。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引,让学生获取知识,汲取养料,进而提升作文的层次。本文就诗歌教学中的写作导引进行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引?学生究竟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对写作有益的东西呢?下面我们先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进行探讨。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到我国诗文中悲秋的传统。从作为悲情之祖的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起,悲秋便成了我国古代诗文中的一个传统情调。宋玉之后的历代诗文中都有关于悲秋的内容。无论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秋日离别的哀叹,还是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感怀,无不是伤感之音,都带有很浓重的悲情色彩。悲秋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进入到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去了。像悲秋这一类文化传统的内容在古代诗文中是相当广泛的,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系列母题,例如:悲秋,惜春伤春怨春等。同一母题从古至今一般会有许多篇文章。例如,从《诗经·将仲子》到《孔雀东南飞》再到《红楼梦》,道尽了爱而不得所爱,而又不能忘其所爱的悲情的母题。还有诗文中常出现的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人生如梦,这一历久不衰的母题。所有这些母题,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诗歌认真理解体会,好好把握它们,那么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借鉴,在我们的作文中灵活使用。由于这些母题,都是传统文化的东西,已经深运深蕴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使我们的作文获得读者的认同。就拿悲秋这个母题来说吧,如果我们在作文中需要营造悲凉的氛围,我们就可以将文章的背景设在北方的秋日。落叶枯草光秃秃的树,身处在北方的秋景里,我们总会有种不由自主的感伤的情绪,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秋天肃杀景色的描写,我们就可以将读者带到我们所需要的悲凉情绪之中。而诗词中的环境描写非常多,手法也多样,在鉴赏这些手法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环境描写的手法进行作文片断训练,将诗歌鉴赏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这首诗的第二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也正是这首诗的可贵之处。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抒发了进取的豪情。我们的作文不也应该这样吗?不要人云亦云,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而且,还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精神劳动,应该有一定的创新。即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我们知道,一篇好作文要求能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内容上要有他独到的东西,要新鲜,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打动人。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标新立异,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诗词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龚自珍的《马嵬驿》,在当时大唱上层阶级悲歌的时代,龚自珍咏出了与其所在时代的不同声音,为后人所称道。又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人蜀州》中,一改以往送别诗的伤感之音,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志豪情。秦观的《鹊桥仙》中也一改人们长久以来夫妻长相厮守的观念,道出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言。这些诗都以他们的“不同凡响”而千古传唱。

这里强调作文要有所创新,要“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和上文强调的对传统的继承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为我们写作需要服务的,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表现我们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实情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创新而不顾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味的反弹琵琶,那样只能是写就一篇荒唐的作文。写作的创新离不开长期的思考感悟。引导学生多读诗歌可以让他们在别人的思考感悟中得到启发,那样就可以从平凡的事件中抒发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就能够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使读者耳目一新,从中受益。

诗的第三四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在本诗中一反前人悲秋的传统,认为“秋日胜春朝”,他是如何证实这一点的呢?秋色宜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诗人只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秋日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景象,就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那排云而上的白鹤,引发了诗人无限的诗情,也激发了读者的凌云壮志。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重选材和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首先,我们来看作文的选材问题。秋色可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当然这也是受诗歌字数的限制,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选材的高妙。作者所选的景致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很能表现中心的东西。一方面这是秋天典型的景物特征,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很贴切地表现作者如秋日晴空般晴朗的心境,很有力的说明了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原因。这何尝不是中学生面对选材时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必须精选那些贴切符合我们所要表达的中心的素材,不能因为我们脑子里的素材很多就不假思索,不加选择地信手拈来。我们必须根据作文中心的需要,精挑细选。

我们再来看看,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体现。“晴空”抓住了秋日天高云淡、晴空万里的节令特征。“一鹤排云上”则从侧面衬托了秋日的晴朗,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凌云壮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展现了作者晴朗的心境和愉快的心情,从而使我们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写作时,我们要想让我们的作文出彩,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因为惟有如此,才能传神。

通过对刘禹锡《秋词》的分析,我们粗略地了解中学生是可以通过诗歌的学习,从中汲取养料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看中学生究竟可以从诗歌中获取哪些对他们写作有借鉴意义的东西。

一、学做真人

周作人先生很早就提出了“文学即人学”的观点。朱自清先生也说“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佳作要写出作者高尚的情操,给人以鼓舞教育。很难想象一个品性恶劣的人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做真人。我们可以从诗歌中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二、积累写作素材

我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数量可观的作品,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诗多积累。

三、增加情感体验

情感的渗入可以我们的作文充满生气。心有所感,真情自然会流露,下笔后自然入神了。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少,情感体验不多,作文难免缺乏生气。诗歌的阅读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知道,诗歌是情感的抒发,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学习作者是如何在诗歌中抒发情感的,从而培养学生在写作文时注入情感。

四、培养想象力

要把作文中写得生动,就要善于想象。但是,当代中学生想象力的匮乏也是让人吃惊的。这倒不是中学生真的缺乏想象力,而是现行教育方式使他们的想象力逐渐消退了。教师的任务就是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而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诗歌中不乏充满想象的佳作,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不妨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

五、练笔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练笔。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扩写或改写,这是很好的练笔机会。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诗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可以获取的养料肯定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在具体教学中,发现,运用,指导学生写作。有了诗歌之水的浇灌,相信学生的写作之田一定会绿意盎然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北厍中学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