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创设课堂人文氛围健全完善人格魅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3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创设课堂人文氛围健全完善人格魅力

黄永华

河北省大名县上马头中学黄永华

【内容提要】:教育的根本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更在于塑造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自主、合作、探究、民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语文学科语言文字潜在的文化元素,铺染语言环境中的人文色彩,创设课堂人文氛围,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印证语文、延伸语文。从而达到启迪心智,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教育目的。

【关键字】:塑造健康人格人文精神人文色彩人文氛围

人文教育是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系统的先决条件。人文学科既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精神的体系和价值观的体系,因而人文教育它更能直接内化为一个个体的个性品格,富有成效的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教育成功的前提,人格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只有成功的人格教育才能孕育出负责任的成熟的人,这种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有益的习惯,能够为他人服务,满足他人需要,满足社会需要.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明白地道出了人格教育与建设当今道德文化系统的重要性,这是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至高点对教育提出的使命,而人文性的教育则是应运而生。

一、教育的实质:以人为本,丰富心灵、完善人格。随着课程改革理论的探讨,一个问题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教育是什么。勿庸置疑,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教育是生命活动的需要,教育应以人为本。学生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完善人格。教学更应培养人文素养、张扬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语文教材以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载体,由于人的个体独特性,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角度具有相对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语言本领,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汉语本身还特有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人文精神,比较含蓄,注重内涵,注重用形象说话。传统的语文研究与教学也是注重整体把握的,三言两语启动你的心智。现在语文教学应该复归继承这个传统。

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人文教育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也必须真正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不至于让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念发生偏差或被扭曲,“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得以形成。

三、当前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亟待解决的弊端。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尤需加强。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如果有人听课,则是更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一度走进科学化式的自然学科教学的模式,工具性过强,刻意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教与学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缺少情感的个体表白,缺少价值观的自主评价,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流于形式,“实”有余而“活”不足。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信心和创新精神,语文教育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新课程唤回了我们对语文教育的重新审视和认定,从而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应该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虽然在一节课中不可能使某种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但这也说明更不能在一节课中去培养多种能力。恨铁不成钢的老师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又不能不成为我们的警言。

四、如何创建语文课堂人文性的教学氛围。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

(一)张扬个性,创设合作、探究、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不是束缚的桎梏,而是心灵放飞的铺垫。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落到实处,首要的因素是师生心灵的开放。开放的心灵,就是民主的心态。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语文文字的内在美与表现力,“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运用赏识表扬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加以赞赏。通过共同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有可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语文教学要树立“生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位于自我为主体的支点上“动口”、“动脑”,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建立师生民主学习的教学氛围。这里,不能不提到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教科文组织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展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更能培养学生在互动交往中的协作、竞争精神。小组是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组织方式,几个学生在一起,因为是平等的,发表见解没有了拘束,可以敞开心扉。在这样的组织中学习,学生把课本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予以内化,学生的“童心”、“童趣”对知识进行“童解”,无论学习的结果是不是“本本”上的条条框框,但学生对语言的接触不再是浮于表面上的听记,这种通过自身争辩得来的结论,充盈着学习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让语文教学回归了儿童的生活。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学习应遵从生活的规律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应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工程,语文教学更是要提倡自主的学习,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走出被动学习的禁锢。

自主、合作、探究、民主的学习方式,成为引领人文教育的重要策略。学生有了“无威胁”的学习空间,有了教师这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兴趣盎然,求知心切,学习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进行全新的审视和定位:不是纯粹教学形式上的另类翻新,而是教师教学理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延伸和锻造。我看过很多的观摩课,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可有许多课,教师为了“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也很热闹,但细细地探究一下,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所以他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是有好处的。在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我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包括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但学习都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是为了创新!而一切在别人的安排下,只跟着别人花样繁多的指导就可以顺利得到一切,这样的学生何用创新?何来创新?何言创新?要培养学生创新,必须先使学生主动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创新就是空谈,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如何创新?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人文教育才会顺利实施。还学生“随心所欲”(拉伯雷语)的自由,不压抑、扼杀其创造天性,创新说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到杜威的“五环节”(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在教学原则的旗帜下,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变成创作间,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唇枪舌剑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三)增加语文课堂文化内涵:在提升学生文学修养的同时,丰富心灵,完善人格。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加强文采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完美人格,这是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所在。新教材的修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的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材逐步改革之中所选的篇目越来越重视文采,充满艺术魅力,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甚至冷漠对学生的文采培养。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润物无声”,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成审美的心灵。以学生为主体,塑造完美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要真正走进这个世界,就必须弘扬学生主体。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和肯定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前提。语文学科以其学科特点在这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唤起学生高层次的自我追求,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精华和新时代精神塑造自己人格,不断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可指导学生针对自身人格弱点,有选择地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磨砺自己,从知行统一角度来塑造,完善自身人格。

(四)反璞归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课程文本,大多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是作家们理解生活价值的外在体现,代表的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人文思想。学生们缺少时代感,更缺少成人化的“思维胚胎”,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新开发课程文本,构建新的学习资源,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创设生动的情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语文学习中有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作文教学。而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创作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抒生动的情感。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这话很形象,真切得渲染出了人文性课堂营造的氛围,在自主里合作,在探究里延伸,在生活里汲取,在汲取里丰富,在丰富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正是这样一座森林,这样的森林滋润着你的呼吸,联结你的心灵世界。走近这片森林吧,成为森林的主人;扩张这样的森林吧,让自己的灵魂充满绿色。

创设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研究方兴未艾,如果研究能取得大面积丰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许能走出长期滞顿的低谷,迎来教学新春天。

参考文献:

冯建军、朱小蔓:《小学教育:为生命发展奠基》,《教育参考》2002年第10期。

《课程标准学习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