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安全性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安全性及疗效

朱西安

贵州省人民医院5500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结果:经过研究,所有患者顺利了完成手术,手术后有9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患者由于发生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死亡。随访3个月到3年,所有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均处于II级以上,且并未发生心内膜炎、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患有心脏瓣膜病的老年患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物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病;安全性;临床疗效

心脏瓣膜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治疗[1]。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因为心脏瓣膜而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显著提升了瓣膜置换术的水平,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2]。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的55例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探讨探讨分析生物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2010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5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为58.5~75.6岁,平均为(65.3±4.3)岁;22例为二尖瓣病变,18例为主动脉瓣病变,15例为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病变;33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2例为退行性病变;术前心功能等级:40例II~III级,15例IV级;合并疾病:27例有高血压、13例有糖尿病、15例存在慢性支气管炎、9例肾功能不全。

1.2治疗方法

手术过程主要为:(1)术前准备:患者口服强心、利尿以及补钾类药物,静脉滴注极化液、复合辅酶、丹参以及磷酸肌酸钠等。如果患者患有严重心力衰竭静脉滴注呋塞米利尿,存在肺部疾病或有吸烟史雾化吸入沐舒坦。(2)术中处理:给予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在胸骨正中做一切口,纵劈胸骨后行主动脉插管,插管前为了防止拔管时候导致主动脉壁撕裂,在缝合主动脉荷包时加自体心包垫片。灌注4:1比例的晶/血心脏停搏液,二尖瓣膜病变患者使用冷灌插管灌注,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切开主动脉直接灌注,使用超滤器于心脏表面覆盖冰泥。体外循环时候给予足够流量,维持灌注多巴胺,压力为65~80mmHg,患颈动脉狭窄患者压力维持为75~90mmHg。运用生物瓣膜,二尖瓣经房间隔切口置换,根据患者具体状态适当保留瓣叶结构;主动脉瓣采用横切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完毕后,将瓣膜推至二尖瓣环上打结固定。采用间断缝合法经瓣膜缝合。(3)术后处理:给予营养心肌药物。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72小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和复查X线胸片。每隔12小时静脉滴注150mg的沐舒坦,直到患者肺部无并发症停止。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并利用排痰机协助呼吸道护理。手术后的早期每2小时根据基尼系数分析动脉血气和电解质,从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时刻关注引流量,根据患者的血压、红细胞压积变化、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给予补充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进行强心、利尿、补钾治疗。口服华法林抗凝。在手术的3、6个月以及1、2年患者到医院进行心脏超声复查。

1.3观察指标

手术后主要观察的指标为主动脉阻断、呼吸机辅助和体外循环时间,记录患者手术前准备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总住院时间,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2年,观察患者心功能等级。

2.结果

55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7.5~61.3min,平均为(45.3±20.4)min,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3.5~70.5h,平均为(30.4±13.4)h,体外循环时间为80.3~135.3min,平均为(91.5±32.1)min。手术后有9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过对症治疗全部康复出院,2例患者由于发生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死亡。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为10.5~24.5d,平均为(16.4±3.5)d,手术后住院天数为10.5~20.4d,平均时间为(15.3±4.5)d。经过3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生存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全部在II级以上,为发生心内膜炎、血栓以及瓣膜钙化衰败以及抗凝过量等并发症。

3.讨论

瓣膜病在心脏外科中属于常见性疾病,以往机械瓣膜因为经久耐用被作为首要选择,但是手术后患者需终身实施抗凝治疗,且患者术后往往发生脑出血、动脉栓塞等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生物瓣膜因更接近人体心脏瓣膜,且血流动力学性能良好,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患者手术后大大缩短抗凝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3]。经过研究,60岁以上的患者经过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完好率高达85%,而70岁以上患者完好率高达97%。且经过手术后对于患者寿命影响不大[4]。因此对于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生物瓣膜置换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

本次研究中,术后仅有9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但是经过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只有2例患者由于发生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死亡,经过随访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全部在II级以上,且未发生并发症。总之,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树松,方海宁,谭伟,等.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2,10(1):48-50.

[2]王世杰,李斌.老年心脏瓣膜病128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54-2155.

[3]胡志伟,孙宗全,董念国,等.瓣膜性心脏病伴缺血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3):158-159.

[4]张宝仁,徐志云,刑建洲,等.单纯二尖瓣置换术3416例疗效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4):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