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儿童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儿童的疗效分析

田艳娟陈欣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一氧化碳儿童中毒的疗效。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0-2017年PICU收治的60例重度一氧化碳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男36例,1~3岁,6例,4~7岁,15例,8~14岁,15例;女24例,1~3岁,4例,4~7岁8例,8~14岁12例。其中36例在中毒24小时内行高压氧治疗,12例在中毒24~72小时内行高压氧治疗,12例在72小时后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死亡1人;2周后随访有2人发生迟发性脑病。结论:高压氧抢救一氧化碳中毒能迅速恢复中毒引起的机体损害,减少肺、皮肤、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儿童中毒;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02

Analysisoftheeffectofhyperbaricoxygeninthetreatmentofseverecarbonmonoxidepoisoninginchildren

TianYanjuan.ChenxiTheGeneralHospitalofNingxiaMedicalUniversity750004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icacyofhyperbaricoxygen(HBO)inthetreatmentofacutecarbonmonoxidepoisoning.MethodsThetreatmenteffectof60casesofseverecarbonmonoxidein2010-2017yearsPICUoftheGeneralHospitalofNingxiaMedicalUniversitywasanalyzed.Therewere36males,1-3years,6cases,4-7years,15cases,8-14years,15cases,24women,1-3years,4cases,4-7years8,8-14years.Ofthem,36casesweretreatedwithhyperbaricoxygenfor24hours,12casesweretreatedwithhyperbaricoxygenin24-72hours,and12casesweretreatedwithhyperbaricoxygenafter72hours.Results1peopledied.ConclusionHyperbaricoxygenrescuecarbonmonoxidepoisoningcanquicklyrestorethebodydamagecausedbypoisoning,reducetheoccurrenceofcomplicationssuchasheart,kidneyandencephalopathy,andhasobviousclinicaleffect.Itisworthpopularizingandapplying.

【Keywords】Thetherapeuticeffectofhyperbaricoxygenmonoxidepoisoning

引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寒冷季节常见的急症中毒状况。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刺激物气体,是一种从感官意义上难以识别的气体,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在中毒后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医生进行救治,在短时间内过量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能引起脑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也最容易受到威胁,尤其是儿童患者,在一氧化碳中毒之后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增加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才能及时阻止一氧化碳的消耗人体的脑细胞含量,避免器官功能衰竭造成严重损害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如果病人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病儿童患者的健康。因此,在儿童一氧化碳重度之后,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外科手术和紧急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内科治疗、大手术、器官移植等。高压氧的使用对治疗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呼吸暂停综合症、缺氧性脑病、昏迷等疾病引起的症状尤为有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重度患者,大多数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压氧联合治疗护理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常用方法,为了观察高压氧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儿童的的临床疗效,本文对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此次研究的数据均来自于我院收录的儿童患者,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0-2017年PICU收治的60例重度一氧化碳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男36例,1~3岁,6例,4~7岁,15例,8~14岁,15例;女24例,1~3岁,4例,4~7岁8例,8~14岁12例。其中36例在中毒24小时内行高压氧治疗,12例在中毒24~72小时内行高压氧治疗,12例在72小时后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死亡1人;2周后随访有2人发生迟发性脑病。这些患者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均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中度中毒轻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严重中毒病人深昏迷,各种刺激反射消失,病人出现尿失禁和心脏骤停,肌肉损伤、脑水肿等。按治疗方案分为及时高压氧组和未及时高压氧组,高压氧组患者36例,未及时高压氧组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均及时进行高压氧(HBO)治疗,分组原因为患者在一氧化碳中毒后根据送入医院治疗的时间分类,重度中毒脱水联合糖皮质激素支持常规治疗。与选择2010-2017年度我院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0例,其中轻度重度患者24例,中度中毒患者30例,重度中毒患者6例。主要观察病人的清醒时间和是否迟发性脑病。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包括纠正病人呼吸和心率的常规指标,以及心肌损伤和脑水肿的发生率。患者接受对症治疗以促进脑细胞代谢和抗炎,在永久高压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常压氧疗。调整病人的剂量以吸收纯氧的正常压力,高压氧组实施高压氧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进入医院后,病人吸入2.5ata处理压力让患者吸入40min纯氧,休息后5min,然后继续让病人吸氧40min,恒定的压力释放,匀速解压出仓,此后每天给予1次高压氧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即可治愈。重度重度患者每日进行高压氧治疗,改善症状。一天1次,治疗2个疗程后,病人休息1周,然后继续给予高压氧治疗,直至病人痊愈。

2.讨论

一氧化碳中毒会严重引起脑组织缺氧,吸入体内后,一氧化碳会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形成一种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和血红蛋白的240倍。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不易解离,它比氧与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HBO2)。HbCO的存在也使HbO2解离曲线左移,和血液中的氧不易释放到组织。此外,一氧化碳还可以与肌红蛋白结合以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脑重量仅为体重的2%左右,而脑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15%,脑耗氧量约占总耗氧量的23%,因此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脑灰质比白质耗氧量高5倍,对缺氧耐受性更差。少量白质毛细血管是大脑中动脉供血的边缘区,侧支循环较少。因此,白质是最易受到缺氧最严重伤害的物质。轻度缺氧可导致脑细胞变性、细胞肿胀、脑间质水肿、严重缺氧或导致脑细胞坏死。变性是可逆的,药物损伤后,充足的氧供应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的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胞转化为坏死,是不可逆转的损伤和软化脑组织病变,患者将形成永久性后遗症。本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综述如下:

昏迷时间对预后的影响表明昏迷时间越长,脑缺氧越严重,脑细胞坏死发生的概率越高,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越高。其中一名重症患者病人继续昏迷,38天没有恢复,仍处于植物人状态。首次就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表明,治疗时间越长,脑细胞损伤越严重,坏死的可能性越大,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越高。

高压氧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表明,较长的高压氧治疗,迟发性脑病的风险较低。轻度中毒治疗患者组8例出院时出现头晕、步态不稳。出院后,他们仍然坚持每天1小时到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经1~2次治疗后,症状消失痊愈。

住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表明,住院时间越长,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危险性越低。住院患者可获得药物、高压氧、持续吸氧等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重度中毒患者1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不能耐受高压氧治疗。经药物、吸氧等综合治疗42天后出院。总之,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中毒部位、离炉距离、室内密封等。在相同的情况下:男性比女性重,老年人比年轻人重,有潜在疾病的人比健康人重。中毒时,位置低比位置高的危险要低。靠近火炉或墙壁的人比其他人重。与昏迷时间、首次就诊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住院综合治疗时间有关。但关键不是过早停止治疗,首次治疗持续时间少于15天,迟发性脑病超过40天后,迟发性脑病的概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董旭东.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0例临床观察[J].军事医学,2011,35(12):959.

[2]赵志荣,张建弟,武爱萍,等.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7,28(8):864-866.

[3]唐学军.纳洛酮.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46-47,50.

[4]王柳英.高压氧配合针刺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