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衔接

刘云雄

刘云雄(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北大培文宜宾国际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162-01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中学历史教学两个阶段的衔接过渡,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

可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三、初中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

1、初中历史教学重点应侧重学生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

奥苏贝尔认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学生必须在有效地掌握初中所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高中更加深入的学习。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和理论等构成。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从上面的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只要是围绕各个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展开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2、初中历史教学着眼于学生历史学习间接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要学习大量的史实知识结构,如果仅靠单调的文字说明和教师的照本宣科,难以培养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因此,鉴于初中生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发展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应通过学习内容的情节、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在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红色之旅”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并且使用了大量的媒体资料,如视频、歌曲、以及照片等来具体展现史实的具体过程。通过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高中的历史学习创造条件。

四、教师研究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教学的目标。

近几年初中历史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教学

五、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多是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那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进入高中阶段后,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书写规范工整等方面的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渡过这个衔接阶段。其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开卷考试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教会学生怎样将重点内容勾划在教材上,怎样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答题技巧等;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六、互相沟通,共同研讨,做好初、高中教师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初中知识是高中知识的基础,高中内容是初中内容的升华。但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目前,初中进行新课改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高中教师对此了解却实在不多,初中教学的要求与以往有什么样的不同,哪些内容属于初中教学要求的,哪些是需要高中教师来完成的,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是迫切需要了解的。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学习,更要注重其今后的发展,初中教师要为高中的教学打好基础,高中教学则有为学生的高考和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的责任。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教师的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初高中教师应经常沟通、教研,互相听课,了解初、高中学生不同需求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不能将其人为割裂开来。同时又要看到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加强它们之间的衔接,从而使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