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特性比较及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特性比较及防控措施

陈晓衡张涛唐美芳王莅

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421300

摘要: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特性相比较,怎样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的分类、特征展开分析,就如何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防控措施

一、前言

众所周知,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而成的感染性病毒,主要是在禽类动物之间传染和流行,但少数的亚型的禽流感会感染人。我们一般将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以及无致病性三种禽流感病毒,2013年3月,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H7N9禽流感,这也是全球首次发现新型的压型流感病毒,以前H7N9仅仅只在禽类之间发现,人的感染几率非常小,到3月底上海和安徽就率先发现了H7N9禽流感,给社会造成了混乱。

二、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分析

1、H7N9禽流感病毒的形态与抵抗力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外模由一层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一型则为神经氨酸酶。而H又分为15个亚型,N则分为9个亚型。事实上,所有的流感病毒都可能引发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都会引起人类流感。禽甲型流感病毒除了会感染人以为,还会感染猪、牛、马、海洋哺乳动物等,尤其是水禽,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禽流感病毒对于热非常敏感,但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实验证明65℃加热30分钟或者将其煮沸两分钟以上就可以灭活流感病毒,而在低温的粪便中则可以存活1周甚至更多。流感病毒对于酸性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ph4.0条件下拥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甘油中甚至可以存活一年。

2、H7N9禽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

流感病毒表面上突出的糖蛋白是辨别病毒的特征,血凝素(HA)是病毒入侵人类或者生出细胞的重要工具,而神经氨酸酶也起到了破坏细胞的受体的作用,可以帮助病毒在宿主的体内自由的传播。前面说到,HA有16种类型,而NA也有9中类型,多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凝集素与神经氨酸酶结合可以产生多大144中不同的病毒亚型。H7N9压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进化和变异,不但给禽类流感的防治带来了困难,也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定健康。

3、H7N9禽流感病毒的来源及感染史

由上文可知,HA有16种类型,而NA也有9中类型,多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凝集素与神经氨酸酶结合可以产生多大144中不同的病毒亚型。因不同的组合类型,病毒的毒性与传播速度也不相同,H1N1、H2N2等病毒主要感染群为人类,而H5、H7、H9等类型对于禽类的伤害交大。H9N2的县里是在1998年的广东韶关、汕头等地发现,在2013年中国首次报道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H7N9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基因主要就是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而成。

三、流感病毒的特征分析

1、流感病毒的分类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属于正黏液病毒科。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病毒。其中乙、丙两种类型的一般在人类之间传播,很少危及动物,而甲型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对其造成的危害则非常大,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大范围的全球性感染。三种类型的病毒都具有相似的生化、生物学特征,能够造成人类及动物患上流行感冒的RNA病毒。

2、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

流感病毒呈现球状,新分离的毒株主要成丝状,直径在80-120纳米之间,而丝状的流感病毒长度甚至可以达到4000纳米。就其形态结构而言,由外而内主要分为包膜、基质蛋白、核心三部分。与H7N9相似,由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多种不同组合的类型。

3、流感病毒变异情况

流感病毒的变异也分为抗原性变异、温度敏感性变异以及宿主范围对非特异恶性抑制物敏感性高变异等几种。而病毒表现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决定了流感的规模,如果幅度较小,则是量变,称之为抗原漂移。而如果抗原变异幅度较大,就是质变称之为看圆形转变,可能形成新的亚型。

四、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防控措施

1、流感病毒的综合预防措施

对于流感病毒而言,人类自身的免疫力其实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因此,应倡导人们加强体育锻炼、注重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起到提高抵抗力的作用。其次,在流感病毒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死亡、病亡的禽类,因尽量选择正规的、经过检疫的禽类销售地点购买禽类食品。另外,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流感高发季节,应保持室内通风,注重流感的防御措施。不应轻视感冒等一些流行性感冒症状相似的病情,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2、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方案

根据对H7N9诊疗方案分析,对症治疗可以使用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物等,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对于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防控方案,2013年的4月5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进行了中医药预防方案,建议高危人群必要时可以进行“中药代茶饮”的方式进行预防,这种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等作业的人员,或者养殖禽类等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3、H7N9禽流感病毒政府防控措施

当H7N9禽流感被发现时,H7N9禽流感还是一个新型的亚型,对于全球来说还是新型的病毒,所以还不属于法定的传染病,但国家已经将其纳入报告系统,对其进行了网络直报。病毒发现以来,我国疾控中心从标本中分离出了H7N9禽流感病毒,并依照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为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政府及时按照相关员和方案开展了防控措施,就相关疫点展开了终末消毒,根据疫情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了公众的健康。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非常巨大的危害,对于人类、禽类以及哺乳动物类等的危害极大。对于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等的防御,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其的类型分析,进一步规范病例发现、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各地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同时,要及时展开风险评估,做好社会健康教育工作,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控制疫情。

参考文献:

[1]田晓晨.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汹汹来袭[J].微生物与感染,2013,02:131-132.

[2]周先云.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特性比较及防控措施[J].鄂州大学学报,2013,05:67-69.

[3]孙世惠,吴小红,刘晨风,高同同,曾扬,郭彦,唐健,潘婷,于虹,寇志华,赵光宇,周育森.人H7N9禽流感病毒与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病理学损伤的比较[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03:1-6+103-104.

[4]修文琼,郑奎城.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06:636-644.

[5]江丽芳.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现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05:651-656.

[6]刘娟,余志,王广科.H7N9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5,04:635-637.